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将360只1日龄天府肉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以对照日粮(Cu 8 mg/kg)和高铜日粮(Ⅰ组Cu100 mg/kg;Ⅱ组.Cu 200 mg/kg;Ⅲ组Cu 400 mg/kg;Ⅳ组Cu 600 mg/kg;Ⅴ组Cu 800 mg/kg)饲喂6周,研究日粮铜水平对雏鸭肝氧化状态及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Ⅳ组和Ⅴ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P<0.01),Ⅲ组、Ⅳ组和Ⅴ组羟自由基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P<0.01),Ⅰ组和Ⅱ组肝铜锌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P<0.01).高铜组肝细胞凋亡率随日粮铜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表明,日粮铜水平为400 mg/kg以上时可引起肝抗氧化功能降低和肝细胞凋亡率升高.  相似文献   
12.
离体人肝细胞核DNA含量死后变化的图像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人肝细胞DNA降解与死亡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8例已知死亡时间的人体肝脏,在死后4~36h内每小时进行细胞学涂片、Feu lgen-Vans染色,应用图像分析系统研究肝细胞核平均灰度、平均光度、积分光密度等参数在死后的变化规律。结果在4~36h内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肝细胞核的平均灰度逐渐上升,平均光度、积分光密度逐渐下降,获得了36h内3个参数变化的回归方程。结论肝细胞核的平均灰度、平均光度和积分光密度均与死亡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可望用于推断早期人体死亡时间。  相似文献   
13.
醋酸镉对大鼠原代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镉对肝细胞的毒性,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并将其暴露于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醋酸镉中12 h,测定了细胞存活率,肝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释放,及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还原酶(G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LDH、ALT和AST的释放量均增加,部分镉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内GSH含量下降,5.0和10.0 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01),GSH-Px、SOD和CAT活性升高,部分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MDA含量升高,10.0μmol/L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证实,醋酸镉可致肝细胞损伤,并且氧化应激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们自 1993年 1月~ 1996年 9月 ,应用空军广州医院研制的促肝细胞生长素 (HGF)治疗病毒性肝炎 12 0例 ,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于 1993年至 1996年期间收治的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人。检查肝功血清总胆红素 (SB)在6 0umol/L - 32 0umol/L之间 ,谷丙转氨酶 (ALT)在4 0 0u以上 ,共 12 0例 ,均按 1990年上海会议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成 2组。治疗组 6 0例 ,其中急乙肝 14例 ,慢迁肝 13例 ,慢活肝 11例 ,慢重肝 12例 ,肝硬化 4例 ,亚重肝 2例 ,急重肝 4例。对照组 6 0例 ,其中急甲肝 6例 ,急乙肝 10例 ,慢迁肝 17例 ,慢活肝 16例 ,肝硬化 11例。上述病例均为男性 ,年龄最大 81岁 ,年龄最小 2 0岁 ,平均年龄 4 1岁。临床诊断及分型均符合1990年 5月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标准。1 2 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空军广州医院研制的促肝细胞生长素10 0mg~ 2 0 0mg加入 10 %GS30 0mL ,每天 1次 ,静点 ,疗程为 1个月。对照...  相似文献   
15.
为阐明代谢产物非酯化脂肪酸(NEFA)、β-羟丁酸(BHBA)和葡萄糖(GLU)在乳牛肝糖代谢、脂代谢中的调控作用,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了NEFA、BHBA和GLU对体外培养新生犊牛肝细胞胰高血糖素受体(GLNR)mRNA丰度的影响。结果,随着培养液中NEFA、BHBA和GLU浓度的升高,GLNR 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0.01)。表明,代谢产物NEFA、BHBA和GLU直接调控乳牛肝胰高血糖素受体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用银环蛇毒做肌肉注射投毒杀人案例较为罕见,现报道1例。1案情某女,36岁,个体牙医。因夫妻关系不和其丈夫雇人购买了银环蛇,取13条蛇毒液约2ml;某日下午5时许,在死者下班回家途中,被人用注射器将蛇毒约1ml注入左侧臀部。10min后死者觉舌尖发麻,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由他人扶送当地县医院诊治。5押20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软弱、口唇轻度紫绀、瞳孔散大,直径约0.5cm,P80次·min-1,R20次·min-1,Bp16/10kPa,问之能对答,两肺呼吸音清、腹软、无压痛。左侧臀部注射部位呈红肿,触之较硬,范围12cm×12cm。入院后患者出现呕吐。5押45患…  相似文献   
17.
赵添 《工友》2014,(10):60-60
正如何养肝护肝?专家说,肝脏可从吃中养,入秋季节要特别注意养肝。肝脏在人体的代谢、消化、解毒、凝血、免疫调节等方面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肝脏出现异常,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如常常浑身乏力、无食欲、疲惫不堪等。下面5个原则能帮助你护好肝。多补水有利肝脏排毒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所有体内的毒素几乎都要经过肝脏代谢,排出体外。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水,  相似文献   
18.
在某屠宰厂检疫中发现1头猪肝形态结构异常病例,全肝为32.0 cm×26.0 cm×6.0 cm,重2.01 kg;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初期肝细胞进行性坏死,继而肝细胞再生和组织增生,造成肝小叶正常结构破坏,引起肝形态异常,肝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十味芪黄益肾方对腺嘌呤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探讨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益肾方组(n=14)、缬沙坦组(n=14)、模型组(n=12)和正常组(n=15)。益肾方组按10 mL/kg给予大鼠灌胃浓缩为2.4 g/mL的十味芪黄益肾方水煎剂;缬沙坦组按10 mL/kg给予大鼠灌胃0.002 g/mL的混悬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按10 mL/kg灌胃。疗程均为8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24 h尿蛋白(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ro)及肾组织中TGF-β1、HGF、α-SMA、F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模型组、缬沙坦组、益肾方组BUN、SCr、24hUPro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和益肾方组BUN、SCr、24hUPr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益肾方组BUN、SCr、24hUPro水平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缬沙坦组和益肾方组TGF-β1、α-SMA、FN、HGF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和益肾方组TGF-β1、α-SMA、FN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H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益肾方组TGF-β1、α-SMA、F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H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缬沙坦组和益肾方组肾脏病理损害明显减轻,其中益肾方组优于缬沙坦组。结论 十味芪黄益肾方可以降低肾纤维化模型大鼠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降低TGF-β1、α-SMA、FN水平,升高HGF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具有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TGF-β1、α-SMA及H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假手术组,其余48只行5/6肾切除术制备慢性肾衰竭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化浊解毒组、尿毒清组、氯沙坦组,并予以相应药物。连续干预12周后,检测肾脏病理,并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α-SMA及HGF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可通过降低TGF-β1、α-SMA,上调HGF的表达从而降低肌酐,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结论:化浊解毒方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