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122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李四光     
《长江论坛》2013,(3):97
李四光(1889-1971),原名仲揆,黄冈(今团风)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著名地质学家。1902年入武昌高等小学堂,1904年选送日本弘文学院留学,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7年入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0年回国,次年被清廷授予"工科进士"。不久参加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13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和地质,1918年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次年任北大地质系主任,率学生在河北、山西实习时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遣迹。  相似文献   
242.
“有用”的基本解释是:“可以利用、有价值、耐用、有功用、有用处”等。《庄子·人间世》上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鲁迅在文章《落花生》中写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自然科学上,“有用”也是一个常用的词,比如物理上的术语“有用功”和“无用功”。  相似文献   
243.
程彦培 《乡音》2013,(6):19-19
资源与环境是生态循环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我省地形从山到海,呈现了多样性地貌类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没有资源环境创新和突破,生态文明建设就要走弯路,目前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有待资源环境科技创新作为科技支撑。缺乏资源环境创新人才和团队。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缺乏是资源环境创新能力不强的首要问题,我省在资源环境领域的知名科学家(领军人才)和在全国范围内有竞争力的科研团队很少,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统计年鉴上可以看到,该领域我省杰出青年、重点(大)基金项目争取,国际创新团队都很少看到我省的专家和团队,可见我省资源环境创新  相似文献   
244.
卢丽珠 《学习月刊》2012,(22):15-16
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从发表第一篇伦理学文章《伦理学与自然科学》(1887)开始,就不断地在道德领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对当代德育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道德认知发展学派的代表科尔伯格承认:“我们的立场可以在杜威的著作中找到根源。”价值澄清学派主要代表拉思等人声称,他们的观点和杜威著作中的某些方面在基本倾向上是相似的。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体大思精,若想对其进行深入的解析,首先要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相似文献   
245.
刘洁 《前沿》2013,(22):55-56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曾有过高度的发展,从最初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的萌芽,兴起,高峰,再到衰落我们都会发现这其中中国的科学技术是充满着美感的,而这美感是由中国的特征,人文环境,历史发展等等诸多因素所孕育出的瑰宝.所以本文认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其实体现中国古人的朴素,静雅,笃实而悠远的科学精神,继而从发现美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四个阶段的美,继而从美中,找出最终没能延续科学美在中国的原因,试图使中国的古代科学意蕴美在中国加完善而更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部分,主要论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萌芽,以及学术争鸣的繁荣之美第二部分,从总结三个中国自然科学的特点谱写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朴素静雅之美.第三部分,从五个不能忍受引入中国古代实用科学体系的形成发展历程,体现出这一时期我国科学的笃实丰富之美.第四部分,主要论述唐宋时期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析写出此时科学高峰出现的缘由也展现出古代我国科学最高成就的辉煌之美.第五部分,从发现美的过程中,分析中国古代科学从萌芽到高峰到终结的原因,试图提出怎样使今日中国科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6.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应保持协调发展.世纪之交的世界范围内出现的邪教逆流,主要是由于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而社会科学发展相对滞后和出现困顿所造成的.自然科学并非无所不能,它只解决人类的物质生活问题,而解决不了人类的精神生活问题.只有使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不落后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普及,人类才会防止和避免邪教的滋生和蔓延,才会真正走上和谐、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247.
中华民族已经进入到了伟大的复兴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审视时代的期望,不难发现,人文社会科学的使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48.
现代自然科学研究在我国起步甚晚,1915年,一批年轻学者倡议成立中国科学社,发行《科学》杂志,是在这片土地上自主从事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开端.20世纪20年代,中华医学会的一些学术刊物问世.  相似文献   
249.
近年来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体现在SCI论文数的逐年上升。但是百余年来的科学落后,又限于国家财力,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毕竟有限。再加以科学体制方面的问题,总体说来我国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在科研成果质的方面差距更大,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250.
正确认识刑事技术的科学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技术是自然科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自然科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法学的双重属性。只有正确认识刑事技术的科学属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刑事技术在诉讼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