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33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122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要论摘编     
《理论与当代》2002,(6):1-1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72.
去年8月7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北戴河与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座谈时,一连用"四个同样重要"特别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今年4月28日江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视察,又一次就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发表重要讲话,并用"五个高度重视"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全社会提出了要求;用"五点希望"指明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3.
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科学方法可用于社会科学研究 ,是因为它们在本体论基础、认识秩序、价值取向和方法功能互补上具有统一性 ,但至少也会遇到由自然科学自身特点所带来的“主观困境”、具体学科所带来的“客观困境”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文性所带来的“综合困境”。克服这些困境可通过实现自然科学方法与具体学科方法的“对接”、实现自然科学方法的“再创造”、实现自然科学方法应用的“具体化”达到目的。但无论如何 ,自然科学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仍然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74.
简谈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传 《前沿》2002,3(1):8-11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的特殊规律 ,它所解决的是世界的物质秩序问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它所解决的是人类的活动的秩序问题。它们互相依存 ,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是提高民族理论思维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 ,哲学社会科学还具有自然科学所不具备的思想启迪、思想统一、思想解放的功能。  相似文献   
75.
“大学危机”的本质并不是社会对教育信任的缺失 ,而是社会无法接受的教育“全盘商业化”倾向。在整个高等教育学术界 ,“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应被理解为“一种向前的发展模式 ,它能够满足当代人的生存需要 ,也不剥夺未来人类的这些机会”。高等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安排应得到改进 ,但首先应该对高等教育的基础性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6.
接要法学的"几何学范式"是指运用演绎方法,从第一原则推导出公理、规则,最终构造出整个法律体系的一种范式。从欧洲大陆到英美国家,相关的学者们以几何学范式为指导,不断追寻法学中的第一原则,论证各自第一原则的正当性,运用演绎方法构建法律体系和得出判决结果。大陆法系国家通过几何学范式改变了习惯法无序的状态,实现了法律的体系化;英美法系国家则通过知识的融合,将演绎等几何学方法运用到法律推理和法学教学改革中,加快了法律的科学化进程。中国法学界的论述集中在对几何学范式表现形式和该表现形式存在的必要性上,而少有对其历史正当性的论述。中国法学研究者应当加大对第一原则的探寻及其正当性论证的力度。  相似文献   
77.
正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物欲横流,诱惑与机遇并存。作为一个学习和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师、学者,颜丹平努力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无闻,坚守信念,坚持三尺讲台育桃李,锲而不舍为民鼓与呼。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园内,有一座逸夫实验楼,楼内走廊环绕,廊道的墙壁上张贴着各种有关地质科研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成果。六层楼道电梯拐角处,一间不足十五平米的普普通通办公室里,数个三米多高的文件柜占据  相似文献   
78.
《林下书香》的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天文学、地质学、生态学、考古、工艺、科技史、海洋、科学幻想、博物学、城市规划与建设、探险、森林调查、医学、自然灾害、食品安全……将书话论述的范围延伸到如此广阔的领域,是一个成功的突破,拓  相似文献   
79.
《神圣家族》中的"对法国唯物主义的批判的战斗"一节蕴含和体现了青年马克思丰富深刻的"物质观"和"唯物主义观"。马克思并不认为物质是僵死不动的纯粹客观存在物,相反,在人化自然之中,物质因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而具有一种别致、人所赋予的"思维能力"。在实际的生活领域,物质永远是先于人的客观实在,唯物主义区别于唯心主义的根本之处不完全在于"物质"在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当中的权威性和至上性,而在于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和世界,它不具有浪漫主义特征,并天生与讲求精确性和实证性的自然科学紧密关联。故而,唯物主义同任何的以自我意识、观念、意识为出发点的唯心主义哲学有着极大差异。唯物主义重视人性的弘扬和解放,是无产阶级革命天然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根基,它的最终走向必将是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80.
乔莉萍 《长白学刊》2012,(3):156-157
一、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人的发现” 1350年开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近代文化的新开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一场新文化运动.它以人文学科的研究与学术为基础,与基督教神学人生观相对立,以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为中心,以培养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为理想,以促进和实现人类幸福的现实生活为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