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刘光前 《新东方》2008,(10):56-58
我国文化史悠久、辉煌,几千年间出现的杰出人物灿若繁星,而像苏轼这样在诸多领域都做出卓越贡献、留下丰硕成果,堪称奇才、全才的则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72.
论苏轼诗文中的“东坡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台诗案”后的苏轼在黄州、惠州、儋州创作的诗文中 ,融入了大量对人生的省察、对仕途的反思 ,而“东坡精神”是其最为精华的部分。“东坡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因个人的人生挫折而失去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 ,执着生活 ,处穷排难 ,随缘自适 ,超然旷达。二、尽管处境十分险恶 ,生活极其艰难 ,但是苏轼体察民生疾苦 ,对人民深切同情 ,为当地的人民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与当地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三、主张“民不饥寒为上瑞” ,反对虐政害民。自他被贬以来所形成的这种“东坡精神” ,在他的诗文中 ,有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73.
《新东方》2019,(4)
苏轼与李定之间存在着间接过节,没有直接发生过冲突,但李定是一个不服母丧之人,投机取巧地投靠王安石变法之新党,并受到重用与提拨。李定的"匿丧事件"受到旧党群臣的猛烈抨击,被迫追服母丧。当他擢为御史中丞掌握大权时,便借宋神宗之力对反对新法呼声最大的苏轼发难,以报复苏轼"诗讥"之仇。  相似文献   
74.
陆游《老学庵笔记》里有一则趣事:苏轼贬谪到南方时曾经在途中与弟弟苏辙相遇。路边有卖面条的人,于是兄弟二人去买面条吃。粗粮做的面条难以下咽,苏辙放下筷子直叹气,但是苏轼已经很快吃光了,他慢悠悠地对苏辙说:“九三郎,你还想细细咀嚼吗?”说完大笑着站起来。  相似文献   
75.
陈寅恪先生认为宋代文化陵跨前代,集其大成,达到了中华文化的最高峰。这一结论的得出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他对苏轼的钻仰之至、浸馈之深、评价之高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也是宋代文化的代表。陈氏由对苏轼诗文的爱好钻研,进而仰慕其品操人格,更由于自己"栖身岭表"的经历心态与苏轼"贬谪岭南"颇为相似,故与苏轼精神相通,引为知己,并从苏轼的思想和精神中汲取战胜磨难、调适自我及发愤著书的巨大精神力量。本文即通过有关材料的考索征引,论析了苏轼作品、思想及精神对陈氏的巨大影响,亦为陈氏"宋代文化造极"论添一佐证。  相似文献   
76.
儒道两家在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对中国人的心理影响也根深蒂固.纵观几千年中国人的用情态度,或儒家、或道家、或儒道互补.本文就苏轼的一生论儒道互补,指出这是一种于人大有裨益的处世方式,最能使人生活得异彩纷呈,洒脱自然.  相似文献   
77.
李显根 《湖湘论坛》2003,16(4):10-12
“乌台诗案”之前 ,苏轼是以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进入仕途的。“乌台诗案”之后 ,苏轼集儒道佛三家于一身 ,创立了“东坡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而能随物赋形、超然旷达的人生态度。黄州时期苏轼的精神创新 ,还有他的诗词文 ,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千古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苏轼之所以为苏轼 ,是大起大落的经历、超然旷达的个性和那充满生命激情的文字成就了他。这也就是黄州时期的苏轼最具人格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8.
在正统观上,苏轼认为孔子作《春秋》是以礼为本,将礼作为国家盛衰之根本,据礼而进行褒贬,从而依礼强调人伦纲常的重要性并阐发尊王的时代思想;在方法论上,因《春秋》将是非之情寓于其喜怒之间,所以苏轼用观其辞气所向的解经方式诠释孑L子之意,以期能更好地理解《春秋》;在历史观上,苏轼将《春秋》看做信史,认为其以历史事实为本,“具文直书而无隐讳之词”,对相关史实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79.
纵观苏轼一生,浮沉官场几十年,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与艰难,然而,政治上的失败并没有压倒他,他成功地驾驭了生活,成为生活上的胜利者,在经过七年近于流放的岭南生活之后北归的路上。他还写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  相似文献   
80.
苏轼遭受“乌台诗案”和扬州题诗案两次打击之后,性格上内敛,行为上审慎,不再率性为文。所谓“迦语”,不过是一种掩饰,以佛教文体和禅佛语行文,一则使对手不易挑出破绽,二则借此修身养性,以佛教之遁世形象隐身、稳心。所以,御史台狱对苏轼后半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