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35篇
中国共产党   138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著名作家琼瑶起诉"著名编剧"于正侵权一案,历时近两年,以琼瑶胜诉告终。可是,这个原本已经了结的故事竟然又有了诡异的延展:由于侵权人于正只愿意赔钱而拒不道歉.让琼瑶陷入气愤和尴尬之中。按常理,应该尴尬的是输了官司的剽窃大王于正。但奇怪的是,这个著名的于某却趾高气扬地在微博上展示他的好心情:"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生命有限,让我们好好珍惜每一天,开工快乐。"于某的得意在于他就是不道歉,而且谁  相似文献   
22.
每年的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定下的"世界阅读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也许是因为在这天出生或逝世的有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这样一批著名作家。在我看来,这个纪念是在提醒人们,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形式的“万花筒”般的景观,人们的阅读时间和...  相似文献   
23.
史飞翔 《各界》2014,(2):42-42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台静农早年是“未名社”成员,与鲁迅有过交往,曾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山东、厦门大学,他一生简朴,但喝酒却常是名贵酒。台静农常言,“痛饮酒,谈离騒,可为名士”。  相似文献   
24.
池墨 《政府法制》2010,(1):18-18
曾以《第二次握手》闻名全国的湖南著名作家张扬于2009年11月23日上午在办公室打了湖南省作协办公室主任彭克炯。随后,他在博客上揭露湖南省作协内部的种种“黑幕”,并表示自己就是要通过打人来引起关注,从而“砸碎腐败坚冰”。张扬说:彭克炯原来只是泪罗县一个打字员,“通知都写不好”,只是因为丈夫长期担任领导秘书,她就进入作协而且一路提升。  相似文献   
25.
夏游荷花淀     
初识荷花淀,是因为著名作家孙犁的同名小说,知道了荷花淀就在河北省的安新县。他写了荷花淀景色的美丽,也写了抗日战争中荷花淀人物的英勇。那月光下羞怯的新媳妇编织着银亮亮苇席的情景,与荷花淀的美丽、清香一起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使《荷花淀》的名字飞出了河北,飞出了中国。成为吸引中外人士心驰神往的一处胜景。去年夏天,我来到了久已向往的荷花淀,俗话说:“观景不如听景”。而来到这里,你就会知道,这句话要反过来说了,这里名符其实地“听景不如观景”啊。你只有亲自来到荷花淀,你才能体会到,在人们见过的那些如珍珠、似明镜一般…  相似文献   
26.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描述成熟:“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也有人这样形容成熟:一个人如果成熟.他会将不平凡的事情变得平凡,会将坎坷看作是人生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7.
应学院邀请,2009年12月9日下午,著名作家叶广岑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作了《从杨贵妃生死之谜看陕西的文化魅力》学术报告。叶广芩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文联副主席。报告中,叶广芩从杨贵妃的生死之谜讲到《长恨歌》的诞生地周至仙游寺和傥骆古道,  相似文献   
28.
沈从文(1902.12.28-1988.5.10),湖南凤凰人,苗族,原名沈岳焕,曾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先生一生有500万字的著作文章,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长河》等,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  相似文献   
29.
<正>由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和龙岩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古田会议》已于近期在中央电视台和省、市电视台相继播出。该纪录片是为纪念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30.
<正>著名作家梁晓声说起在美国时经历一件难以忘怀的事:有一次,正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一看左右两边都没有汽车,只有一位老太太照章停下等候绿灯亮起。他忍不住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