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佛教寺院,常常可以看到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佛像———弥勒佛,俗称大肚罗汉。据传说,弥勒佛是根据五代梁朝一位名叫契比的高僧形象塑造的。相传他极为珍惜粮食,每见五谷掉地便随手拣入随身携带的布袋,用以施舍穷人,故又名布袋和尚。由于弥勒佛笑口常开,既慈祥可亲,又极富情趣,吸引着千千万万的香客和游人,深得善男信女的喜爱,素有“笑佛”之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写下不少语言诙谐、讽喻深刻、饱含哲理,且耐人寻味的弥勒楹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北京潭柘寺弥勒佛前有一副寓意深邃的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相似文献   
12.
叠山诗是南宋爱国诗人谢枋得的诗歌作品,它通过一系列的景物和人物意象,表现了宋末元初复杂动荡的岁月中,谢枋得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表现手法十分独特。  相似文献   
13.
王育红 《青年论坛》2005,(4):133-135
二月河"帝王系列"作品集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将康雍乾时代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既有正史的严谨,又有杂学的趣味,从而营造了大雅大俗的品味.采纳了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和优势,把多种小说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将作品中套叠着的生动惊险的故事,讲得有张有弛,妙趣横生.他灵活地选择了"仿古"、"文言"、"白话"的多种表达方式,整体上形成了"文白夹杂"的语言风格,从而保持了文本雅俗共赏的整体和谐.  相似文献   
14.
张甲秀 《前线》2022,(1):40-42
历史虚无主义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后历经多次演变,从个体人物、历史结论、某个历史时期、某一方针政策、发展道路等方面入手,对历史进行选择性虚无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对策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广泛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强化舆论监管,不给历史虚无主义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5.
王昌忠 《求索》2007,(5):179-181
冯至诗集《十四行集》的现代主义精神除了体现在现代主义的思想意蕴外,还表现在现代主义美学风范上。戏剧化特质正是这种美学风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分析戏剧化诗学观念、戏剧化诗思结构和戏剧表现手法的具体运用,可以看出《十四行集》戏剧化特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的增强、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建筑与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人们开始从多样化的设计风格中思考本土化的室内设计发展之路.文中在分析新中式设计概念的基础上,阐述新中式室内设计的发展背景,并探讨新中式室内设计的内涵及表现手法,为新中式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大写意花鸟发展到今天,几百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书法对它的影响和渗透。"书画同源"讲的就是中国画特别是写意画与中国书法的"血缘关系",尤其是中国的大写意花鸟与中国书法的血缘关系则显得更亲、更近。一谈到大写意花鸟画人们首先想到草书或狂草。认为大写意花鸟画狂  相似文献   
18.
梅之韵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去冬今春,上海市检察官文学艺术联合会摄影协会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以梅喻检"摄影创作活动。其间,检察干警以饱满的创作激情,积极参与,用镜头聚焦梅花,以独特的构图和视角,通过线和面、光和影、明与暗、虚与实等表现手法,创作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摄影作品,充分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无惧风霜,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傲立怒放的梅之韵、梅之魂,喻示了检察干警铁骨铮铮,坚忍不拔,依法履职,捍卫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精神面  相似文献   
19.
张振福泥塑     
张振福,1967年生,河南郸城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痴迷泥塑艺术。他的父亲是位民间艺人,有一手泥塑绝活。张振福7岁时就跟随父亲游走乡里,刻木雕、捏泥人。那时候,捏泥巴是张振福最大的兴趣。1984年,张振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沈丘师范学校美术班,后又在河南教育学院艺术系进修。他拜西安美术学院陈启楠教授为师,先后到美术大师韩美林工作室和天津泥人张工作室学习。领略大师风范,得到名师指点,加上自身悟性,张振福掌握了泥塑的灵魂。粗犷豪放的风格,细腻传神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蕴含中原厚重文化具有独特魅力的“张振福泥塑”。  相似文献   
20.
马榕蔚 《学理论》2013,(21):215-216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2013年中国大陆青春爱情校园题材的电影,改编自辛夷坞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奔驰的岁月里那些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梦想的事。那些往事看起来平淡寻常,却在这熟悉鲜活的生活印记里有你有我有她的影子,一寸一寸地打开了读者共同的记忆,对其心灵产生了强大的冲决力量。该影片自上映以来在观众中取得了广泛的影响,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就该影片的表现手法、叙述方式和青春主题三个方面解读该影片取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