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40篇
中国政治   46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全球化和后工业社会来临之际,西欧经历着重大的社会变迁。在这一背景中,移民问题、抗议政治、社会衰退,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及经济利益等都为极右翼政党的产生提供了契机;与此同时,极右翼政党自身利用政治机会结构,从本国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寻求对自己的支持,适时地抛出吸引选民的政治议题,使其政坛地位日益凸显。要解释极右翼政党的兴起,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多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因为它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宗教裁判所是13~19世纪天主教会的司法机关。英诺森三世是宗教裁判所的发起人,洪诺留三世为其在西欧的建立打下坚实基础,格里戈利九世推动了其作为真正的法庭在西欧天主教国家普遍成立。宗教裁判所在西欧天主教国家普遍成立后,成为教会与世俗政权联合打击异端、巩固权威、加强统治的一个重要机构。  相似文献   
93.
武琼 《学理论》2013,(6):19-20
经过两次革命、三次论战之后,国际关系理论逐步形成了以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为主流、其他学派共同繁荣的格局,近年来,美国学者在该领域更是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但若要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国际关系理论实际上起源于西欧。通过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比,对国际关系理论起源于西欧的原因进行探索分析,从而得出西欧作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源地所特有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94.
1919年,一个中国小伙子考入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学习油画和素描.他游历了西欧各国,参观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皇家学院展览会以及法国的卢浮宫美术馆,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他陷入悲观情绪.回到学校后,他整天坐在自己的小画室里发呆.  相似文献   
95.
何立波 《传承》2010,(28):7-9
走出国门大开眼界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党全国上下要求大干快上,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呼声很高。1978年2月16日,国家计委在向中央政治局作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中,提出了从1977年到2000年的二十三年设想,并制定了保证设想实现的包括"整顿""加强科研和引进新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96.
傅华  沈耕 《当代世界》2009,(5):41-43
以20世纪90年代末第三条道路的提出为标志,西欧社会民主主义经历了重要的转型。如今转型已近10年。5年前15个欧盟国家中有12个由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执政,现在社会民主主义在西欧处于低潮,但转型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97.
东亚是“非西方文化区”。在欧美,普遍认为工业化、现代化就必须是“西化”.因为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无缘。这次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重了西方的这一倾向.甚至置疑“东亚模式”能否成立,至少是这个模式已终结了。果真是如此吗?东亚半个世纪发展的事实说明:东亚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功,而且究其成功的因素,除了实行开放政策积极学习西方之外,无可否认地表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色。“东亚模式”同西欧模式具有不尽相同的特质,  相似文献   
98.
二战后,西欧社会民主党对待生态问题的总体观点和政治实践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间经历了排斥徘徊、反省激进、理性实践和倡导全球治理等四个阶段,其嬗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危机,动力基础在于社会民主党对"基本价值"的探索不断深化,直接原因是其面对党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权宜回应。西欧社会民主党生态观的嬗变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社会治理机制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
《理论与当代》2014,(12):55-55
正在四中全会上,习近平说英国哲学家培根有一句名言是"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那么培根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了这样的呼声呢?张丽、陈品在10月29日的《法制晚报》上介绍道:培根生活于15世纪末至16世纪,当时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欧诸国都处在道德沦丧的边缘,宦海混沌,行贿几乎成为当时的惯  相似文献   
100.
西欧是许多现代政治理念和思想的发源地,同时也是现代恐怖主义的诞生地。冷战结束以后,意识形态冲突逐渐远离西欧的社会生活,民族冲突也逐步得到缓解,虽然无政府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运动等成为西欧恐怖主义的新根源,但从总体上看西欧的恐怖主义威胁逐渐减轻。但“9·11”事件以来,随着美国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宗教极端主义成为西欧面临的主要威胁,西欧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与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