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177篇
中国共产党   529篇
中国政治   824篇
政治理论   103篇
综合类   1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36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扩大会议,贯彻毛泽东提出的“以发展求巩固”的战略方针,决定向甘肃、宁夏一带进行西征。5月18日,中央发布命令,组成中国人民红军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率1.7万余人,分左右两路,挺进陇东,直捣三边,驰骋宁夏。据海原县委党史部门的负责人多年的研究求证,发现在红军西征中,先后有100多位开国将帅到过海原县,这些开国将帅的名字和他们所建立的功勋一起,深深地镌刻在红色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32.
畅销榜     
《新民周刊》2012,(12):91-91
《飘零一家》一部反映1949年后因台海两岸阻隔而破碎的家庭记忆史,一部生于抗日战火、长于海峡彼岸的作者个人成长史。《飘零一家--从大陆到台湾的父子残局》一书记述了作者亮轩历经被父母遗弃、当小和尚、逃学、偷窃、父子失和、离家出走等种种坎坷,至真至性,波澜起伏,令人动  相似文献   
33.
1969年,正值中苏珍宝岛之战,我于这年12月抱着保家卫国的意愿参军。那年我15岁。在部队征兵史上,这一年是特殊的:一年招两次兵(年初一次,年底一次),主要是解决和加强部队后备兵源问题。  相似文献   
34.
35.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好黄河故事是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以文化记忆的视角来观照,讲好黄河故事的时代价值集中表现为时间、空间、情感三重维度。物质媒介、精神符号、场域空间等记忆路径的构建丰富了黄河故事的内涵,对有效构建黄河文化记忆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黄河故事的讲述将通过记忆提取、记忆传承、记忆再塑的路径更好地赓续历史文脉,彰显黄河文化精神,增强身份认同,融入文化强国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6.
看露天电影曾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尤其在农村,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看电影曾是生活中的大事,生活在不同场景里的中国人便有不同关于电影的记忆:城市、乡村、平原、水乡、山区,共同的则是电影带给人们的兴奋和憧憬。我还听说,辽宁海城地震时,一个聪明的公社书记得到了当晚有可能地震的预报,又怕消息不准,  相似文献   
37.
一片树叶的陨落让我看见天空的颜色已经由冰寒的鸽灰,转为微暖的幽蓝:让我听见风的声音已经由壮阔的交响,转为悦耳的清唱;让我闻到草地的气味已经由湿冷的泥香,转为阳光轻晒后的芬芳。大地.已经在换季之中,而我,还被冰封在寒冬的心情里。  相似文献   
38.
身份认同问题是原苏联空间中的很多国家和地区在转型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共同难题,而克里米亚长期的身份认同困境则是其中影响最为深远、也是国际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克里米亚身份认同问题源于苏联时期,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戈尔巴乔夫,不同时代的苏联领导人对于克里米亚采取了不同的地区政策。由于不同时期的政策思路存在明显的矛盾,使得克里米亚的身份归属出现了"错位"的现象,从而导致苏联解体之后的克里米亚陷入了身份构建的困境之中。后苏联时代的克里米亚共有三条可能的身份建构路径,分别是推动国家认同的深入,建立乌克兰身份;推动地区认同的深入,建立克里米亚的独立地区身份;以及推动民族认同的深入,回归俄罗斯身份。但在身份认同建构的实践中,由于克里米亚半岛以俄语为共同语言,在俄语的历史叙事中,乌克兰的缺位和鞑靼人的反面角色使其难以通过历史叙事的重构形成新的国家认同和统一的地区认同。同时,由于长达数百年的俄罗斯化过程,整个半岛的符号体系完全俄罗斯化,无论是地理名称、城市雕塑、政治符号抑或是文化标签,都被打上了鲜明的俄罗斯印记。在原苏联空间内复杂的族群分布状态下,乌克兰中央政府无力主导克里米亚的身份认同建构。而克里米亚人为了平衡来自基辅的外在压力和来自鞑靼人的内在压力,继续维持并强化本就在本地区占据主流地位的俄罗斯民族身份,不可避免地选择了继承苏联所赋予克里米亚的所有身份符号,并重新寻回沙俄时代的历史叙事,强化自己的俄罗斯身份。在俄罗斯身份认同不断强化的大背景下,克里米亚在20世纪90年代就产生了以民族主义为基础的分离主义运动,在1994年,整个分离主义运动达到了高潮。时任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和有利的国际背景,在没有产生冲突的情况下瓦解了90年代的分离主义运动,但始终没有办法推动克里米亚地区形成乌克兰身份的建构。最终,在2014年3月,身份认同的困境最终成了克里米亚事件的导火索。克里米亚事件的发生也再次证明,身份认同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决定国家或地区的命运,但是如果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或地区长期无法摆脱身份认同的困境,那么它始终都将成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39.
1935年的台湾博览会,台湾总督府作为策展者,力求将台湾装扮成“繁荣”、“昌盛”的形象,这些展示成了外界判定“日本殖民有功论”的资料证据。当时,台湾知识分子对博览会有相关的记述和叙事,他们以自己的“小叙述”,或纠正,或对抗策展者的“大叙述”。经由博览会这一空间,可以解读出台湾“殖民现代性”的驳杂性和多义性。  相似文献   
40.
文脉,历史与现在的文化实物表象及产生并涵养它的生态、环境、风貌与可持续性,它们凝聚了以往社会人们生产、生活、生存的丰富信息,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记忆与文化传承,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品质、审美、追求、习惯、价值取向,它焕发着无穷而深远的魅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因,是中华文化的根。它需要我们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