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12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内知名食品品牌,"小刘"早已深入人心,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今年,"小刘"又有新的举措,进军农业产业化领域,斥资打造"小刘农业超市",不仅开省内先河,而且领全国风气之先。目前,在合肥已建成50多家"小刘农业超市",并投入运营,不仅为市民带来了生活便利,而且为广大农民致富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小刘"品牌的缔造者、安徽小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天成先生充满传奇的人生故事,众多媒体均作过报道。在商界打拼多年、已近不惑之年的他,无疑有着许多的生存和发展的智慧,而他的人生智慧无疑给很多年轻人带来启示。近日,记者对刘天成先生进行了采访,特从访谈中编出一个小辑,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2.
中华文化是追求美好的,它所有的发展,都是向着"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和谐"而来的。所以,我认为美好和谐是文化的核心要求,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33.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内掀起一波“出国热”,一大批精英学子纷纷远赴海外,求学深造,憧憬未来。二十年过去了,他们大都人届中年,或留在国外,安居乐业;或学成回国,建功立业;或仍在徘徊,留去不定。本期我们采访了当年留学美国名校、后在海外创业有成的冯银锁先生,相信冯先生的经历和看法对同龄人或当今有意出国留学或想做海归的人都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4.
丁火 《黄埔》2009,(5):27-29
从1931年“九·一八”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后,有六名日本大将命丧中国。笔者走访了当年率部击毙日酋山县正乡海军大将(丧命中国的六大将之一)的黄埔老兵阮捷成老先生。  相似文献   
35.
刘颖 《海南人大》2009,(6):11-13
2008年,是新一届人大工作的开局之年,也是代表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省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联络工作室在常委会和主任会议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9号文件精神,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整个人大工作的基础,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以提高代表素质、增强代表履职能力为重点,针对换届后新代表多的实际,积极探索代表工作的新途径,谋划代表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6.
荣瑛  段兰英 《学习月刊》2009,(13):16-17,33
年逾八旬的郝孚逸同志.一生从事教育、文化、新闻和哲学社会科学等部门的工作.离休之前是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是一位学者型的官员。郝老的研究面和写作面较宽.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晚年所从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被他认为是自己最后的也是最有意义的学习。郝老认为理论研究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我们当前正在从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7.
张景成 《新长征》2008,(5):29-31
2005年9月,在第六届中国长春国际教育展览会上,一位年轻的企业家成为展会的聚焦点,他投资一个亿,签约建立长春教学设备工业园区。他就是上海东晨科教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总裁、吉林东晨科教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晓东。  相似文献   
38.
《共和国部长访谈录》一书是《经济观察报》记者马国川对新中国十余任老部长的访谈结集。本文根据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受访记录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39.
郭沫若曾赞颂陈毅“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而作为陈毅的长子,陈昊苏无疑传承了陈老总“本色是诗人”的一面。近日,《今日中国论坛》记者采访到了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以下简称对外友协)会长的陈昊苏,请他就中国的民间外交等问题畅谈了一番。  相似文献   
40.
从官员到法官,张立勇完成了一次角色转变。重提“马铝五审判方式”、全省法院集中大接访、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对死刑二审中的“陪审”“量刑答辩”的尝试、成立全国首家同责办公室等革新措施伴随着角色转变次第展开。这一次次令人瞩目的革新措施被法学专家称之为“河南法院现象”,其实应该是“张立勇现象”。在“治标不治本”“标本都不治”“政治作秀”的质疑声中,“张立勇现象”新闻层出不穷。更彰显了一种尝试司法改革的勇气与决心。“试总比不试强”“改总比不改好”。媒体一番番对张立勇的访谈,不只是在“解剖张立勇”,更是在“解剖”中国摸索司法改革道路上的艰难。于是,岁末年初,《民主与法制》与正义网携手走进了张立勇院长的办公室,开始了一番“炉边谈话”式的漫谈与对话。话题就从“疑罪从无”开始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