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58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1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0篇
法律   307篇
中国共产党   1204篇
中国政治   1409篇
政治理论   323篇
综合类   4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423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2007年8月,是一代"诗圣"泰戈尔逝世66周年纪念日。泰戈尔,这位荣获诺贝尔奖文学奖的印度智者,以宣扬大爱、呼唤人类良知而享誉世界。他反对暴力,同时爱  相似文献   
23.
苏州的寒山寺.由于唐代诗人张继的吟咏而成为名扬千古的游览胜地.此诗不仅中国人世代传诵.就连日本也是京喻户晓、妇幼皆知.日本的小学课文就有张继的这首诗:“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至今每年日本人逢新春之际.仍会至寒山寺敲钟迎春。诗声情并茂.难怪历代各种唐诗选本都将此诗选入。一些受汉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朝鲜、越南,韩国等.亦有很多人知道这首诗。  相似文献   
24.
一、关于民族共性与民族个性的问题 (一)民族不同于种族,不同民族可能有相同的"本源"血统,相同的古老祖先.世界上许多民族(如汉族和藏族)都是由若干民族融合、进化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5.
《围城》与《我是猫》分别是中国和日本近现代的讽刺长篇,成就极高,本文将它们放在远阔的背景上进行比较,辨析其异同,揭示其实质。进而探索它们对东方讽刺文学的贡献以及东方特有的讽刺品格  相似文献   
26.
陈辽 《唯实》2003,(8):183-186
2002年3月5日,朱镕基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把"弱势群体"正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在社会主义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7.
老舍在中国新文学史上身兼小说家与戏剧家的双重身份。他的小说创作的某些特征明显地渗透在他的戏剧创作之中,从而以他独特的创作思维和美学追求,创造出了独具老舍风格的戏剧文体,给读者和观众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28.
谈图书馆信息的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朋 《工会论坛》2005,11(4):127-127
随着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应根据现代社会需求,从自身条件出发,走出传统的读者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特殊知识需求,进一步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李肇星,作为一位活跃在国际舞台受到广泛关 注的外交家,他的名字早已为国内外所熟知。但作 为一位很有造诣的诗人,则是在近几年内才声誉鹊 起。李肇星,在向外交与文学两座高峰攀登的过程 中,领略着遍山风景。作家冯骥才曾说过这样一句 话:“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诗 人,他们独特的生活才得以光彩地展现给世人;诗 人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诗的 天地才出现如此一块高贵而迷人的空间。”  相似文献   
30.
孙湘明 《湖湘论坛》2002,15(3):49-50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观物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着绘画上的散点透视、意念性色彩、抽象性线条,以及俯观仰察的超时空组合。他们在审美理解上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或“意到笔不到”的观念。中国古代美学很少从美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任何语言或文学符号都不会与事物完全对应,要真实理解事物,只能靠领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讲究“神会”、“意趣”、“传神”、“气韵”等。由于主要从心理方面进行阐述,所以便引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解释。正因如此,导致我国古代绘画追求的目的在于“象外之意”的绘画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