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赵国培 《工会博览》2014,(20):43-46
张学军(以下简称张):四月份我去朝阳区图书馆翻阅报刊,看到一进门处,立着告示牌,通知5月4日您在该馆办的文化讲堂主讲“诗歌创作漫谈”.您讲过了吧!  相似文献   
62.
余川 《江淮》2012,(3):50-51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漫漫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汩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  相似文献   
63.
关于“诗”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既有诗歌的传统,也有诗歌的热情。从商周时期的《诗经》经典,到明清时期的更为庞杂,中国的诗歌创作一直长盛不衰。但自20世纪初出现了一条明显的分水岭:欲摆脱"旧体诗"的桎梏而"自由"宣泄,却不得"自由"之门而更多迷茫。至本世纪尤为甚,有句形容颇形象:写诗的比看诗的多——盖因不写诗的基本就不看诗啦,而写诗的大多也不看别人的诗的。但也有例外。譬如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借着党的十八  相似文献   
64.
孔令环 《学理论》2010,(18):184-185
余光中是当代一位著名的诗人,对杜甫的诗歌和人品都极其推崇。他的诗歌中多处引用、化用杜甫诗句,长诗《湘逝——杜甫殁前舟中独白》以一位诗人之心潜心听取另一位伟大诗人的暮年心声,扫描杜甫一生的遭际,为杜甫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写意画,表现出杜甫对他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5.
陈辽 《江苏政协》2012,(12):33-34
中国的诗歌,经历了相传为黄帝时表现先民打猎生活的二言诗,到先秦时期四言诗为主、两汉南北朝时期五言诗为主、隋唐时期七言诗为主,以及后来两宋时期词的流行、元代散曲的崛起等,全都是有格律的。即使是诗体自由的古风、歌行,也是有格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起来,引进了西方诗歌,于是有了自由体新诗。其实,自由体新诗据以仿效的西方诗歌也是有格律的,只是不同于中国诗歌的格律罢了。闻一多  相似文献   
66.
梁志刚 《前沿》2008,(9):177-180
王维的心态特征与诗歌创作的关系验证了文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客观存在决定诗人心态,心态特征影响诗歌创作。大唐时代及个人经历使王维的思想心态呈现出前后两种迥然的特征,这两种心态特征又作用于其诗歌创作。使之在题材择取、风格境界等方面产生差异。从前期多阳刚之气的游侠边塞诗,到后期富阴柔之美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上题材风格的变化,无不受其心态特征的影响,而其不同的心态特征又受到那个特定时代及个人经历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67.
毛泽东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与党外人士广交朋友,情谊深厚。毛泽东学识渊博,对历史古籍尤为喜好。许多党外人士都是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对古典文化亦是功力深厚。共同的兴趣,成为毛泽东与党外大知识分子相互交往的纽带。谈古论今,赋诗诵词,构成了毛泽东与党  相似文献   
68.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能占一席之地的女诗人并不多,而在名家荟萃,须眉当道的盛唐诗坛能有所作为的女诗人更是凤毛麟角,而薛涛却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薛涛(公元760-832)字洪度,唐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自幼随父入蜀游宦,父死后沦为乐妓。韦皋镇蜀时,召入幕府,官至校书郎,曾历事十一镇。固其八岁能诗,通晓音律,所作诗意境高远,格调清新,在唐代就受到元镇、白居易等有名大诗人的推崇和赞赏,并不惜万里追寻唱和:"锦江滑腻峨眉秀,幻文君与薛涛"(元稹·《寄赠薛涛》);  相似文献   
69.
70.
梅宏 《广东党史》2004,(4):27-29
肖华,江西藉的三位上将之一,以文韬武略勇冠全军、闻名遐迩。让他的英名长留人间的,不仅是“红小鬼”的大器早成,还有他那史诗般的光辉篇章——《长征组歌》。 1916年,在江西兴国县东街肖屋村一个贫苦的工人家里,肖华呱呱坠地。土地革命的风暴席卷整个中国,尤其是“赣水那边红一角”,形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14岁的肖华,戴上八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