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古代文论中.围绕“才”和“法”两个范畴产生了一系列讨论.文学创作主体之才和创作法度之间.孰轻孰重.文论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严羽《沧浪诗话》体大思精,其《诗辩》、《诗体》、《诗法》、《诗评》和《诗证》五部分构成严密的理论体系.是宋代最负盛名的诗学著作.严羽一方面针对南宋诗学重格法趋势.特别是在江西诗派“以文为诗”、  相似文献   
22.
陈炎  邓东 《理论学刊》2002,(4):119-121
袁枚的《随园诗话》以“天才清妙”的道家审美标准去消解理学对当时诗坛的消极影响 ,又以“气局见解”的儒家理性态度去保证诗歌艺术的健康发展。其“芬芳悱恻之怀” ,承续了屈原的“深情美丽”传统及以“情”为核心的魏晋美学 ;其“清旷”禅境则成为与儒、道相通的艺术境界 ,因而他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和审美理想 ,是以儒、道、屈、禅诸家的美学精神协调统一的整体功能系统作为文化与美学底蕴的。  相似文献   
23.
姚瑜 《前进论坛》2010,(2):61-61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又称灯节。相传,这个节日最初是为求得蚕丝丰收而祭祀“地神”。最早把这天定为元霄节的是汉文帝。汉惠帝死后,吕后篡权,周勃、陈平等平息“诸吕之乱”,拥刘恒为帝(即汉文帝)。文帝当日传谕大赦天下,晚间军民举为炬提灯笼,游行京城以示庆祝。“夜”,古语为“霄”,正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张灯习俗。东汉明帝信佛,提倡佛法,令百姓元宵节点灯敬佛,帮元宵节又有“灯节”之说。  相似文献   
24.
春天,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季节,细细品味古代文人墨客关于咏春的绝妙诗句,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25.
阚平 《党课》2020,(1):68-69
贪一分公款,就降低一分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是去一片人心。“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三国时期,谢承在《后汉书》中记载:“巴祗为扬州刺史,夜与士对坐,处暝暗之中,不燃官烛。”无独有偶,南宋文学家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也有记载:“李京兆诸父中,有一人尝为博守者,不得其名,其人极廉介……又京递至,发缄视之。中有家问,即令灭官烛,取私烛阅书。阅毕,命秉官烛如初。”  相似文献   
26.
李锋 《学习月刊》2011,(22):44-46
自《沧浪诗话》问世以来,学界对其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唯有《考证》一章,研究者多忽略之。考其原因,大约因为"从理论家的眼光看来,考证并非理论;而从传统学者的眼光看来,考据又非严羽专长。"[1]囿于这种成见,  相似文献   
27.
诗话全聚德     
午桥 《海内与海外》2007,(10):76-77
京华全聚德的驰名,不仅仅过去,在今天,也响遍了全世界。前几年,曾公布了有关国家权威资产评估机构对全聚德的品牌的评估:价值为7.0858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8.
高启雯 《工会博览》2005,(19):77-77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瞬之间,又到“秋风起兮白云飞”的秋天。秋景、秋色、秋意、秋声,喜秋、颂秋、悲秋,从汉代刘彻《秋风辞》、晋代潘岳《秋兴赋》、宋代欧阳修《秋声赋》到现代竣青的《秋色赋》,描绘秋色,抒写秋感成了中国文学的一种传统。  相似文献   
29.
清风 《人大建设》2022,(1):22-2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太行精神(吕梁精神) 太行精神(吕梁精神):不怕栖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30.
诗话春节     
正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国历代诗人骚客以此为题,写下了无数名篇佳作。手捧一杯香茗,于诗词中寻找春节的影子,别有一番意味。关于旧春节的民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都屡屡得见。描写此景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把放爆竹、喝屠苏酒、插桃符、贴门神等风俗记录在案,着实描绘出了一幅唐宋时代辞旧迎新的胜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