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7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各国政治   578篇
工人农民   221篇
世界政治   8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44篇
法律   4532篇
中国共产党   6100篇
中国政治   8856篇
政治理论   2702篇
综合类   5518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30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489篇
  2020年   582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427篇
  2015年   809篇
  2014年   2156篇
  2013年   2412篇
  2012年   2770篇
  2011年   2751篇
  2010年   2401篇
  2009年   2542篇
  2008年   2619篇
  2007年   1881篇
  2006年   1783篇
  2005年   1435篇
  2004年   920篇
  2003年   788篇
  2002年   846篇
  2001年   649篇
  2000年   445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群众》2006,(9):F0003-F0003
近几年来,扬州市建设局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抓手,以创造最佳人居环境和最佳投资创业环境为目标,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新建与保护并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实施了道路整治、水环境整治、古城保护、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安居住宅建设、新城西区建设等七大工程,  相似文献   
162.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平和效率虽然存在某种矛盾,但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目标,在根本上是统一的。总的来看,社会主义应保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均衡,而不能长期过于偏重一方。  相似文献   
163.
一、双语教育的含义及其意义双语教育正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双语教育”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么理解?所谓双语教育,其目标的确是培养学生具备两种语言能力。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不是通过把目的语作为一门课程,例如,把英文和中文作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准确他说,双语教育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双语教育是学校课程中有关语言的事情。双语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开设两门独立的语言课程,而是指通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  相似文献   
164.
今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交通部李盛霖部长提出了交通发展要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总要求。“三个服务”是部党组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创新成果,是对交通行业属性的新认识,交通发展理念的新拓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新形势下推动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行动纲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5.
李平 《民主》2007,(3):42-42
金有景先生是浙江义乌人,1931年5月15日出生,曾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民族研究所(后改称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他还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政法财经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学会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应用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潜科学》杂志主编。  相似文献   
166.
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前期是运动繁多的一个历史阶段。当时一系列运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因此,可将这一时期的运动称为“思想革命化运动”。这段时期的一系列宣传教育是有成效的,但在“左”的思潮影响下也产生了某些不良影响,有些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恶果。  相似文献   
167.
德国的欧盟语言政策:从边缘化到重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3,18(2):31-37
本文追溯了德国政府对于德语在欧盟机构的地位问题从边缘化到重视的历史演变过程 ,揭示了德国政府对外语言政策方面的价值观转变动因 ,通过翔实的事实印证了德国为提升德语在欧盟机构中的地位所做的工作 ,分析了这些努力带来的效果 ,并阐述了笔者对于欧盟语言机制模式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8.
张小虎 《现代法学》2005,27(3):129-137
犯罪概念的形式与实质,是刑法理论犯罪界说的焦点,并且由此涉及到对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在刑法规范的框架内,犯罪的形式界定与实质界定并不是冲突的;大陆法系、英美法系犯罪成立条件的形式也贯穿着实质的判断。犯罪实质与形式的划分,既是立法实际的复写,也是理论分析的必要。行为的犯罪评价可以通过肯定判断与否定判断来具体实现。基于犯罪的“形式与实质双面统一”的理念,犯罪概念与罪刑法定原则具有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9.
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一生创立了两种不同的哲学,但这两种哲学并非毫不相关的,都属于科学主义语言哲学的范围,而且集中反映了科学主义在20世纪由理性实证化向理性历史化转折的趋势。对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现代西方科学主义及其语言哲学的精神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0.
司法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在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司法调解艺术即是语言艺术。调解语言包括两个层面: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司法调解的语言内容主要包括案件、纠纷的具体情况,以及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作为司法工作者,一般都具备了把握这些语言内容的素养,但不一定掌握了语言形式的运用技巧。就司法调解实践中的案例,对司法调解语言艺术进行了分析、探讨,阐明了司法调解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调解语言的运用技巧直接关系到调解的成功与否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