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188篇
中国政治   262篇
政治理论   103篇
综合类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杨泽荣 《实践》2006,(5):31-3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近5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大幅度提高的增长态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贫富悬殊的矛盾比较突出。据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782.
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趋固化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是指上一代的富裕或贫穷传递给下一代.在我国这种代际传承已经出现并呈现出固化的危险信号.化解这种危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83.
哈耶克在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上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参考意义.哈耶克主张,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来缓解贫富差距;同时,他也重视教育、法律规则、传统以及非政府民间组织在缩小贫富差距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4.
对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和规律性,且是历史性和现实性的并存。贫富差距拉大的本质的深层的根源在于分配制度的变化。缩小贫富差距必须大力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尽可能实现充分就业,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785.
促进实现社会公平,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公平必须高度重视公平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深入了解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必须准确把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公平水平。  相似文献   
786.
近年来,数字不平等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梳理总结数字不平等的现实表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目前数字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和经济效应,梳理破解数字不平等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进一步推动数字不平等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为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和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87.
郑雯  付宇  桂勇 《人民论坛》2023,(3):25-31
围绕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要问题的认知及其变迁趋势,“中国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2015—2020)”数据研究发现,“三距一房两挑战”代表了大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主要问题的基本理解。其中,“三距”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社会流动机会差距,以这三者为代表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大学生群体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一房两挑战”即高房价是引发焦虑感的主要来源,人口老龄化与国际环境复杂化成为新的挑战。食品安全、主流价值观缺乏、环境污染及腐败问题提及比例大幅下降,相关方面的国家治理得到青年群体认可。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社会问题认知导致了差异化的社会心态取向。其中,关注城乡差距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在社会评价和发展效能方面更加积极;关注贫富差距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在政策偏好维度凸显了“有国才有家”的态度取向;认为社会流动机会差距是社会主要问题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消极的社会评价和发展效能、民粹主义倾向的公平观与财富观以及对国家在道德和绩效层面的较高要求;房价问题与社会流动机会差距问题导致的社会心态后果存在一定相似性;关注老龄化与国际环境复杂化的大学生群体呈现出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政策偏好。本文结论表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