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63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刘援朝 《人大论坛》2011,(12):52-53
读历史,不能像欣赏标本那样,静止、孤立地对待历史事实,而要把历史事实与现实联系起来,带着今天的“为什么”去思、去想、去分析、去判断、去结论。  相似文献   
132.
在民国前期的政治和文教领域,曾活跃着一位前清翰林,名傅增湘。他曾任民国教育总长,力倡男女平等,在天津创办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天津女子公学,开中国女子教育之先河;他慧眼识书,遍访全国藏书大家,广聚天下古籍,搜罗善本无数;建成名动天下的"双鉴楼",藏书达20余万卷;他以校勘、重印古籍为己任,一生校书800种,计1.6万余卷,影印善本书百余种,播惠后人。时人有著名教育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之誉,真可谓名  相似文献   
133.
余风 《今日浙江》2008,(9):62-62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朝大臣魏征向以忠谏直言著称,他在唐太宗朝任谏议大夫期间,提了无数对朝政的意见。魏征死后,唐太宗痛哭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失一镜矣。”唐太宗作为封建帝王,  相似文献   
134.
镜是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古代用铜磨制,现在则多用平面玻璃。在生活中,镜的利用率是相当高的,从早上起床的那一刻起,我们每天对镜相照的次数恐怕真说不清楚。但用镜作比喻,说出人生的大道理,体现出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者,唐太宗似乎是第一人。据《资治通鉴》记载,丞相魏徵去世后,太宗悲恸至极,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相似文献   
135.
西尧 《奋斗》2008,(9):61-61
资治通鉴》第176卷有一段关于文风的记述,说的是隋文帝的“壮举”。隋文帝杨坚当上皇帝后,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全国的公私文书都务必行文朴实。泗州刺史司马幼之的文章奏表写得很华丽(估计有堆砌词藻的嫌疑),结果,隋文帝把他交给司法部门治罪。  相似文献   
136.
王璇 《人事天地》2008,(7):47-47
司马光是宋朝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主持编纂的我国第一部通史《资治通鉴》使他名垂千古。他还是推崇儒学教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7.
李知文 《小康》2006,(10):76-76
为官者最大的诚信,莫过于忠于职守。是否诚信向来是人们评价一个官员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为官者最大的诚信,莫过于忠于职守、以最大的热忱和精力来完成自己肩负的责任。《资治通鉴》载有“北魏太武帝与群臣论如高允者忠臣也”的史事,讲述了一段为人臣者坚守诚信的故事。公元458年,北魏高宗(文成帝)拓跋返回首都平城后,即大兴土木——建太华殿。这时,中书侍郎高允认为此举骄奢劳民,便直言劝谏说“:太祖开始兴建城池宫殿时,考虑到不误农时,施工一律用农闲时节。况且,我们建国的时间已很久,现有的宫殿足够使用。退一步说,即使要扩建宫室殿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