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政府法制》2014,(35):35-35
节俭是美德,正常情况下无话可说,但,一力倡导消费刺激生产、投资拉动内需,节俭就得靠边站了。确实,节俭一过度,结果适得其反。好比道光皇帝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为节俭而节俭,就是闹剧。  相似文献   
52.
林颂  杨勇 《今日民族》2016,(6):32-32
正广南壮族的刺绣,历史上起源于何时,无法考证。但一百六七十年前的历史文献,已有明确记录。《广南府志》(清朝道光版)记载:"侬人男女勤耕织,惯挑棉锦。"侬人,就是今天广南的壮族,而挑棉锦则是今天说的刺绣。可能跟历史上的繁荣有关,今天广南壮族的刺绣依然在整个文山州首屈一指,而广南县的刺  相似文献   
53.
甄霄启 《各界》2012,(12):70-71
清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到了中期就走了下坡路,开始走向衰败,尤其是道光皇帝当政期间,曾经强盛的大清朝逐步走向衰落且毫无回转之势。因为各种原因,道光帝并没有显赫的功绩,但也算是一位勤政的皇帝,可惜这位皇帝有个致命伤——抠门。作为个人抠门,有利有弊;可是作为皇帝抠门,这就有可能误国了。  相似文献   
54.
冯伯群 《政府法制》2012,(11):24-24
登基大典那天。新皇帝道光就让大臣们吃了一惊。照例新皇登基,要有乐队演奏,大臣们也盼着欣赏一下这几十年才有一次机会听到的“黄钟大吕之音,金声玉振之乐”。不料这位皇帝怕乐队排练要费时、费力、更要费银子,所以下令“设乐而不作”,  相似文献   
55.
施宏哲 《法制博览》2009,(19):24-26
少年得志 刚开始,曾国藩不叫曾国藩。从小到大,曾国藩有过好几个名字。出生后,曾祖父给他取的名字叫宽一。在道光九年(1829年)他到衡阳唐氏家塾读书时,家人为他取名子城,取字居武。第二年他转到湘乡涟滨书院读书,改号为涤生。道光十八年(1838年),当他中了进士之后.便改号叫伯涵,后又取名叫国藩。  相似文献   
56.
《侨园》2011,(8)
具有二百多年发展历史的辽宁道光廿五集团,采辽西之精粮、集凌水之精华、携清代之酒魂、乘改革之东风,以其优秀的产品、周到的服务、深厚的文化、严格的管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壮大,成为辽宁一个知名企业。从中国惟一满族酿酒工艺到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到中国十大文化名酒,从国家唯一可饮用液体文物到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无不印证着道光廿五的成功与骄傲。2009年4月24日,对道光廿五集团来讲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  相似文献   
57.
坂头花桥     
若山 《福建乡土》2013,(4):57-58
坂头花桥坐落在杨源乡坂头村蟠溪之上,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清康熙和道光年间重修,清成丰三年(1853年)重建;民国之年(1911年)毁于火,3年后重建,直至十一年(1922年)才全部竣工。1968年和1982年又先后两次修建。坂头花桥是单孔木构楼阁式石拱廊桥。桥坐西朝东,全长38米,面宽7.5米,净跨12.2米,孔高5.5米,廊屋中亭高10.5米。  相似文献   
58.
北京恭王府,关闭重修完毕,对外开放,是旅游界的一件盛事。恭王府花园,在北京清代的旧建筑群中,面积不大,风格也不算突出。然而,王府的主人,却是200年来中国官场一位头角峥嵘的人物。恭王府花园得名,不因其地,只因其人。  相似文献   
59.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一天,大学士、军机大臣王鼎双手紧握一封写给道光皇帝的遗书,就在皇帝正度假的圆明园上吊自杀。他以生命为代价的举动,仅仅是想对皇帝提一条几乎全国人民都会支持的合理化建议。结果此举变成了徒劳,不仅未能上达天听,也不为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60.
同治五年,55岁的曾国藩在家书中对曾国荃回顾了他一生三次"为众人所唾骂"及三次军事大失败。第二年,他又在家信中对曾国荃回顾了平生"四大堑"。综合这两封信,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