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22篇
中国共产党   456篇
中国政治   405篇
政治理论   173篇
综合类   27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2012年第5期((胜利油田党校学报》刊登王先霞的文章,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提高、城乡居民的生存状况的极大改善,随之也出现了不少道德异化现象,在家庭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夫妻关系问题日益凸现。离婚率持续上升,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家庭热点问题。2.家庭道德教育误区明显。家庭道德教育观念落后,重智轻德、重利轻义。父母最关注的是孩子成绩、作业,说最多的一句话是:“作业做好了没有?考了多少分?在班里排第几?”把道德教育任务寄希望于学校,不明确家教的德育内容,认为“听话”即“德”。3.传统孝道面临挑战。大部分家庭已由往昔的以孝为本转为以子女为中心,代际关系错位明显。“尊老不足,爱子有余”,老人已成为家庭中的弱势群体。老人需求得不到重视,子女对老人赡养重物质轻精神。4.邻里关系渐趋冷漠。  相似文献   
82.
正最近,湖南省举办"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工作启动仪式,湖南省综治办、司法厅、民政厅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对确需帮扶救助的对象,要通过及时给予救助资金、落实医保政策、实施医疗救助、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帮扶;要建立服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未成  相似文献   
83.
84.
浅谈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是人类教育史上较早产生的教育现象。中国有着优良德育传统。先贤孔子主张用“仁爱”对民众进行伦理纲常教育,强调伦理道德教化在整个教育中的至上性。唐代教育家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传播道德知  相似文献   
85.
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实效性低下也是我们目前无法回避的事实。造成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内在原因很多,但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缄默知识,忽视缄默知识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存在积极和消极作用。缄默知识理论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是:重视实践教学,推行缄默教育,重视社会教育,倡导终身道德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86.
刘新 《青年论坛》2007,(2):42-44
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应该坚持慎独,这是由青年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特点决定的:网络交往内容的开放性、网络交流角色的虚拟性、网络交流方式的自主性。青年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应该做到: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自律性、实现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统一性、遵守网络礼仪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7.
社群主义的正义与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正义是两种不同的正义。前者从整体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后者从个人出发论证正义的合理性;前者强调实现正义要以道德教育为途径,后者强调正义的实现要有制度做保障;前者的正义是从具体社群、社会和国家条件出发的正义,后者的正义是普适的正义。制度的正义固然重要,但必须以道德教育为补充,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8.
刍议传统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如芬 《前沿》2006,2(5):65-68
公民教育是培育合格现代公民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儒家思想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公民教育”的字眼,但它却包含着一些公民教育的理念。传统教育思想对当代公民教育有着双重影响:它对于公民社会的道德教化、秩序规矩和终极目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它也导致我国当代公民教育中过于重视义务教育,轻视权利意识教育、重“说教”和“灌输”,轻视教育主体价值等现象的产生。只有正确认识这种双重性,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公民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89.
王芳 《山西政报》2006,(8):39-39
未成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了解并掌握未成人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未成人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省现有未成年人893万人,约占全省人口的27%,其中城市357万人,占全省未成年人总数的37%左右;农村未成年人536万人,占全省未成年人总数的63%左右。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我省未来的发展。据抽查显示,我省未成年人的生活价值多元而又务实,总体思想道德取向健康而又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90.
当代新加坡道德教育的主要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加坡道德教育坚持以东方价值观为核心 ,在兼容东西方古今德育精华的基础上不断改变和完善 ,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这就是 :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 ;大力推行儒家伦理教育 ;重视国家意识培养 ;注重东西方德育之整合和道德教育社会大环境的营造。这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