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6篇
法律   176篇
中国共产党   225篇
中国政治   329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11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组     
  相似文献   
32.
薛莉 《群众》2014,(5):55-55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来,央企和地方国资闻风而动:中石化启动销售业务重组引入社会和民营资本;中石油拟将搭建六个合作平台引入民资推进混合所有制;国家电网确定直流特高压等三个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领域;上海绿地借壳上市、中信集团于H股实现整体上市;广新控股敲响广东国资改革"第一拍";河北省国资委要求其监管企业每年吸纳社会资本不少于上年净资产规模的3%-5%……  相似文献   
33.
河北冀中能源集团与华药集团实现跨行业重组后,华药党委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讲究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抓好“四个到位”,用思想政治工作来教育职工、团结职工、稳定人心,避免了重组出现的“排异反应”,增强了华药内在发展的动力,提升了企业科学发展的水平,使华药跨入了新一轮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34.
刘琦云 《中国保安》2012,(12):31-33
管理大师杜拉克说:“信息革命不仅改变着人类社会,也必定要改变企业的组织和机制。”企业改制其最终的目标就是通过重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优化企业的各项资源以达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当我们认真审视我们的改制企业,尤其是保安公司的管理现状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改制企业仍然经营困难、步履维艰。除了这样那样的许多客观原因之外,还因为缺乏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35.
臣子 《人民公安》2012,(14):20-23
她,曾是重庆歌剧院的一位钢琴才女,身家千万的单身母亲让她过着令人羡慕的富家女生活。然而,当含辛茹苦将她养大的母亲又遇到了真爱、重组家庭时,却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在与继父明争暗斗的过程中,她和男友合谋向母亲"借"出近千万元巨款。当骗子男友卷款潜逃,母女俩不惜挥刀相向。  相似文献   
36.
[2014]15号现公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工作规程》(2014年修订),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证监会2014年4月20日  相似文献   
37.
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WTO的核心内容主要由成员国之间的一系列贸易多边协定、贸易协调机制、贸易运行机制、市场规则,以及国际惯例所构成。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要加入WTO,就必须按照上述协定、机制和国际惯例进行运作。然而由于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以及具体国情的差别,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依据上述协定、机制和国际惯例进行运作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较大差别,进而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我国现有经济发展的状况看,加入WTO后,将使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整体性地置身于国际经济的大舞台,由于国际惯例和国际贸易规则的介入与作用,以及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的共同作用和作用状态的差异,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产生以下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东南亚四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加快了银行体系的重组和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各国积极采取接纳外资参与的策略。它促进了各国银行体系的重组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也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教训。一、外资参与东南亚四国银行的现状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东南亚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外资银行开始相继进军东南亚市场,它们纷纷在当地设立分支机构。不过,多数国家对外资银行在当地的投资经营仍有不少限制。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四国加快了银行的重组与改革,并把吸引外资参与本国银行业重组作为一个战略性措施。目前外资参与东…  相似文献   
39.
王浩 《当代亚太》2021,(4):4-27
二战结束以来,为维护自身霸权地位、有效应对大国战略竞争带来的挑战,美国外交在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针对苏联与中国的大国竞争战略.围绕美国大国竞争战略的生成及其变迁,国际关系学界先后提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以及对两者进行整合与优化的现实制度主义等基本范式加以解释.然而,这些既有研究普遍聚焦于国际体系层次,对中观层面的逻辑关注不足,因此存在经验解释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尝试在体系变量的基础上引入国内政治变量,通过构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表明美国大国竞争战略的生成及其变迁存在一种以内外互动为基础的底层逻辑,即不同时期国际体系压力与国内政治制度及经济结构之间的共振,使美国多元化的社会力量产生了差异化和动态化的外交利益诉求,从而引发了国内政治联盟的周期性分化重组,塑造出相应阶段主导美国大国竞争战略制定的国内政治结构.按照这一框架,二战后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经历了以国内政治逻辑为导向的两次重大变迁,即东北部—南方政治联盟与两党冷战共识体制下的自由国际主义对苏竞争战略,以及政治联盟均势与两党对等极化体制下的现实制度主义对华竞争战略.基于此,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提供了阐释其对苏与对华竞争战略出现根本差异的新视角,其对美国对华竞争战略未来走向的影响应予以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40.
围绕马六甲海峡的航行制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沿岸国同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等使用国在二战后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博弈,最终创造性地达成妥协,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形成之时确立过境通行制度.本文尝试基于国际关系的视角分析各方的博弈过程,将过境通行制度视为对各方共同认可的权利分配方式的制度化表达,并认为诉求重组是其关键成因之一.一方面,三个沿岸国于谈判前期解决了彼此的领海争议,逐渐形成统一的诉求并不断重申;另一方面,使用国围绕共同目标分别提案,并彼此应援,试探沿岸国的让步空间.最终沿岸国缩小了领海主张,确保使用国船舶在任何时候都能通过海峡;使用国则减少了对沿岸国的干预,使其得以独立行使主权和管辖权,从而达成多方共赢.本文通过个案研究,探析大国与小国针对特定议题进行博弈并达成共赢的内在机制,对南海通行规则相关问题的化解应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