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297篇
中国共产党   76篇
中国政治   167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172.
论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完整、严密、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应包括四个层次 :国家监管、行业自治、机构自律和社会监督。这四个层面各负其责而又相互配合 ,其中 ,国家监管模式主要有两种 :混业监管和分业监管。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发展状况看 ,混业监管应是大势所趋 ,我国也不例外。我国在现阶段及未来金融监管模式应遵从分业→分合混营→混业监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3.
论核心原则与我国有效金融监管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琰 《中外法学》1998,(3):44-50
<正> 1997年,中国国有企业的破产兼并此起彼伏,成为舆论焦点。但这并未影响到全体国民的切身利益,也没有影响到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毕竟一家企业辐射力是有限的,其倒闭很难引发整个国家经济链的断裂。可如果我们设想面临破产的是一家存入千万百姓毕生积蓄的商业银行,是一家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提供大量信用工具的大型银行,则很可能引起公众和所有经济部门对银行和银行体系的信心危机。银行的生存极大地维系在公众信任之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如无监管当局的干预和强力支持,一个银行的倒闭会传染到其他银行,产生银行恐慌。如果是金融机构系统性的破产,则其破坏力的深度和广度就为一般企业所无法比拟。因此,金融业不能仅依靠市场的淘汰法则对银行的经营不善进行惩罚,由于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这种惩罚将  相似文献   
174.
雷芳 《台声》2004,(8):53-53
面对上市诱惑,企业到底是选择将其拆分为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以实现优质资产上市,还是通过股份制改革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即企业整体上市)?此前中国建设银行的分立和TCL主营业务的重组上市,似乎用行动印证着:后者才是明智之选,整体上市渐成热潮。 面对上市诱惑,企业到底是选择将其拆分为上市公司和集团公司以实现优质资产上市,还是通过股份制改革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并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即企业整体上市)?此前中国建设银行的分立和TCL主营业务的重组上市,似乎用行动印证着:后者才是明智之选,整体上市渐成热潮。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室季晓南主任,在“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发展与企业融资创新”论坛上的发言,也透露出一个信息:企业整体上市为企业重组改制提供了一个新模式,是资本市场实现金融创新的一个新选择,应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型国有企业积极探索整体上市的途径和方式。 季晓南在发言中指出,目前大型企业集团层面的股份制改革和重组上市的序幕已经拉开,我国企业的股份制从此面临一个新的阶段,而下一步股份制改革的重点应是推进符合条件的大型国有企业,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上市。 他从五个方面例举了推进企业整体上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完善资本市场的重大  相似文献   
175.
中国作为WTO成员国之一,必须履行对该组织所做的开放金融服务业的承诺。如何将金融服务业的开放与当前的金融体制改节相结合,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是目前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在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6.
金融监管制度是现代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着挑战.为此,我们要按照市场规则和国际惯例,构建起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将我国的金融业融入国际金融大格局.  相似文献   
177.
本文从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监管的现状出发,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提出了加强改革与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8.
宋歌 《法人》2004,(7):74-75
只要措施得当,有足够的风险防范准备,QDII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不仅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而且反过来有助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进步,甚至具有长期推动制度性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9.
金融服务自由化是GATS追求的终极目标,但这并非意味着GATS只是一味地追求金融效率而忽视金融监管和金融安全,相反,其将金融服务自由化和金融监管的关系视为金融服务贸易领域的核心问题。因此,作为GATS中平衡两者关系的重要依据——“审慎例外”就具有非常特殊并重要的地位。本文旨在剖析GATS的这一重要例外制度,首先分析审慎例外原则的内涵和法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该原则的发展趋势,即GATS框架下审慎监管标准将实现与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协调与融合,最后指出审慎例外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我国应充分利用该例外制度维护我国金融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0.
《吉林政报》2015,(3):3-13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7号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4年11月27日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作如下修改:一、将第八条第二款修改为:"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分行,应当由其总行无偿拨给人民币或者自由兑换货币的营运资金。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拨给各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