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阜新是中国东北地区地质资源最丰富的地方。这座在煤层上建起来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地质开采历史。除了盛产煤炭,地下还藏着丰富的玛瑙矿脉资源,城市里几乎家家都有几件玛瑙艺术品。玛瑙是阜新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32.
阜新皮革产业基地高起点建设,本着园区承载、环保先行、科技支撑、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形成东北最大的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皮革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33.
《侨园》2012,(10):60
9月8日,第二届中国(阜新)液压装备制造业展览会在阜新举行,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滕卫平、中共阜新市委书记王阳等国家、省、市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开幕式。9月12日,第七届中国·阜新玛瑙博览会在阜新举行,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程亚军出席开幕式。阜新籍著名表演艺术家黄晓娟被聘为"阜新玛瑙"形象大使。  相似文献   
34.
迟小秋简介     
《统一论坛》2013,(3):35-39
迟小秋,当代京剧名家,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1965年生于辽宁省阜新市,1977年入辽宁阜新戏校学戏,1981年开始学习程派,1983年拜程派表演艺术家王吟秋先生为师。是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京剧院党委委员、青年团团长、党支部书记,中国  相似文献   
35.
蒙古贞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阜新蒙古剧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日 《前沿》2009,(1):85-87
阜新蒙古剧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文化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领域的冲击,目前阜新蒙古剧面临着严重的挑战。把曾带给蒙古贞人民欢声笑语的阜新蒙古剧传承发展下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着重对阜新蒙古剧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蒙古剧的未来发展提出相关的意见。  相似文献   
36.
崔英芬 《学理论》2015,(2):122-123
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是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信仰的宗教,而阜新是蒙古族人口较多的地区。对藏传佛教文化在阜新地区的传播进行细致的陈述发现其对阜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剖析阜新地区藏传佛教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措施如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挥佛教文化中的积极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积极倡导"依正不二"、"身土不二"的佛教环境理念;佛教团体和寺庙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市、县(区)应进一步加强对佛教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37.
“要加强对‘工业年’活动的引导,在全市叫响‘全力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的口号”“要认真总结和吸取全市经济转型以来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坚持理性招商,择优招商,注意引进战略投资者”。这是2006年8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在视察全市”工业年”活动进展情况时向市政府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8.
2008年5月初,辽宁省阜新县育才高中团委向全校师生发出向荣妍同学学习的号召:“她那逆境中勇于进取,敢于同命运搏斗的自强精神体现了新时代青少年顽强拼搏的精神,她的生活经历值得我们学习。”这个不幸女孩的顽强求学经历,深深地打动着全校每一个人。一个仍然稚嫩的心灵,究竞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一个原本弱小的肩膀,承受着怎样的重压?她又是如何同命运抗争的呢?  相似文献   
39.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实践中,我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党组织对推进党的建设工程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围绕公司提出的构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党支部中建立安全委员会,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工作网络,探索出了一条煤炭企业党组织“围绕安全抓党建,抓好党建保安全”的途径。  相似文献   
40.
暖在初冬     
白万生,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一位党员,77岁;老伴石玉华,中共党员,70岁。在看到了2004年第1期《共产党员》杂志刊出的《大山深处的呼唤》一文后,两位老人坐不住了。他们决定捐款。几分、几角、几元,他们满心欢喜地省着。2004年6月19日,石玉华老人因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