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112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的人性化构成了法律的价值基础。“亲亲相隐”制度恰恰抓住了人所具有的悲悯之情,为刚硬的法律注入了人性魅力,使法律理性和天然人性实现了有机统一。它为修正我国刑事法律的人性匮乏提供了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362.
刑讯逼供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中国现代社会虽然已从法律上废除了刑讯逼供制度,但此现象并未绝迹。从刑讯逼供的历史与现实来看,目前要进一步采取具体措施完善法律和制度,如禁止限期破案、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借鉴中国古代“亲亲相隐”传统等。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刑讯逼供的违法现象。  相似文献   
363.
论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芹  李国卿 《前沿》2006,(2):116-118
“亲亲相隐”是我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在我国汉代到民国时期的法律中都有体现。然而,这一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价值理念,却在当前社会中日渐式微,且在我国现代刑事法律制度中销声匿迹。本文不但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其产生的来龙去脉,还从人性、法律效益、社会稳定三个方面揭示了其内在价值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364.
“亲亲相隐”制度存在的现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契合了法的亲伦精神和刑法的期待可能性理论,体现了法对实质公平、正义、人权价值的追求,符合立法的中人标准以及法的经济效益原理,由此为“亲亲相隐”传统在将来中国立法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开辟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365.
“亲亲相隐”是中国传统法律中的重要制度,它是儒家伦理精神在法律上的典型体现。“亲亲相隐”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律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自清末变法修律以来,该制度逐渐式微和流变,在中国当代的刑法体系中“亲亲相隐”已经被完全抛弃。“亲亲相隐”制度同儒家伦理中的“尊尊”、“亲亲”密切关联,在法律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当代外国的刑事立法中仍然可以看到“亲亲相隐”制度的相关规定。当代的刑法实践证明,“亲亲相隐”制度的缺失会导致制度的某些困境和局限。儒家法律传统并非一无是处,“回采历史”,批判地继承儒家法律传统是我国当下法律变革中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366.
马克思不仅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留下了巨大的文化"公共财产",也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好地走进文化科学找到了"路标",即马克思文化观的三个历史"规定":隐折性规定、科学性规定和开放性规定。它们客观上要求我们在认识、理解、运用和发展马克思文化观时需要同旧的"文化史观"话语体系、各种唯心史观思想体系和形而上学划清界限。这三个历史"规定"共同凝练了马克思文化观的"理论特色",使马克思文化观从整体上趋向成熟。  相似文献   
367.
牛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调查我国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应用新孢子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弓形虫间接血凝试验(IAT)分别检测了来自国内10个省(市、自治区)的262份乳牛、10份肉牛和40份水牛血清。结果显示,乳牛新孢子虫的抗体阳性率为17.2%,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为2.3%,没有检测到既有新孢子虫抗体又有弓形虫抗体的乳牛血清。各牛场所检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34.4%之间。在水牛和肉牛血清中未检测到新孢子虫抗体和弓形虫抗体。流产乳牛血清的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20.2%,未流产乳牛为16.1%,其中血清抗体阳性乳牛主要在妊娠中晚期流产。各个年龄段乳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妊娠胎次的乳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确认新孢子虫病在国内大部分牛场存在。  相似文献   
368.
用鸽源贝氏隐孢子虫广东分离株感染3日龄岭南黄鸡,通过感染动物所表现的临床症状、排卵囊情况和病理学变化特征,分析鸽源贝氏隐孢子虫在不同禽类宿主之间的适应性及致病性特点。选取8种中药复方制剂和西药代谢酶抑制剂对感染雏鸡进行初步药物治疗试验,以各组雏鸡发育状况、增重、采食量、卵囊排出情况以及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观察指标,考察这8种药物对鸽源贝氏隐孢子虫的作用。结果显示,鸽源贝氏隐孢子虫对雏鸡感染的临床症状与其他禽源贝氏隐孢子虫相近,但鸽源贝氏隐孢子虫卵囊在雏鸡体内的潜隐期为5d,比已报道的鸡源贝氏隐孢子虫的潜隐期稍短,卵囊排出量出现多个高峰期,持续排卵囊时间为20d。药物筛选试验表明,中药复方(川楝子、槟榔、常山、石榴皮、地榆)3组在采食量、增重量、卵囊排出量以及寄生器官损伤程度上都有表现出一定效果,提示中药复方3可能对雏鸡贝氏隐孢子虫病有潜在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69.
为了构建隐孢子虫鼠基因型CP15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检测其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采用PCR方法,从pMD18-T-CP15菌液中扩增了CP15及含寡聚脱氧核苷酸(CpG-ODN)的CP15基因,酶切测序鉴定;将该基因亚克隆至pVAX1载体中,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Hela细胞,RT-PCR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表达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扩增了约360 bp和380 bp的隐孢子虫鼠基因型CP15和含CpG-ODN的CP15基因,酶切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pVAX1-CP15和含有CpG-ODN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C-CP15。转染Hela细胞后,用RT-PCR法检测到外源基因有效的转录,用间接免疫荧光、SDS-PAGE和Western-blot法检测到外源基因的有效表达。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能够在Hela细胞中成功转录和表达,并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这为下一步深入研制具有高保护性的隐孢子虫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70.
"亲亲相隐"与尊重人权:我国刑事政策之理性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刑法第310条的规定,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行为,或者作虚假证明予以包庇的行为.不管窝藏、包庇者与犯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只要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都要受到刑事制裁.实际上,这样的法律就是对人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当你的亲属犯罪的时候,你为了维护法的权威和尊严,必须要牺牲亲情.这种规定的合理性需要探讨.本文根据古今中外关于"亲亲相隐"制度的规定,结合我国因否认此制度而给现实社会带来的危害,分析了现阶段确立"亲亲相隐"制度的合理性,最后提出"亲亲相隐"原则刑事立法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