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7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670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7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12篇
法律   242篇
中国共产党   938篇
中国政治   1008篇
政治理论   382篇
综合类   82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59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53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459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200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顺利产生。党的十六大是继往开来的大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贯彻十六大精神,秉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内向性与外向性的结合、稳健性与进取性的并行,在国内发展战略与国际战略方面均体现出理念创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战略思想在逐步展现。  相似文献   
82.
近期,日本外交四面出击.在多个问题上与邻国发生摩擦。日本政府拒绝对侵略战争反省认罪,对右翼势力重新抬头日趋妥协,怂恿,特别是过高地估计本国在地区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周边国家采取强硬对抗态度.凡此种种.势必受到邻国强烈的反对,最终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83.
夏林华 《河北法学》2008,26(5):83-86
一国的国民在他国受到损害,需要向东道国寻求损害赔偿,首先要解决东道国的国家责任问题。国家行为对外国人造成损害与私人行为对外国人造成损害,其行为的可归责性是不同的。要判断东道国对外国人的行为是否违反其国际法上的义务,不能单纯依据东道国国内法的规定,还应该从国际法的层面来考察。在私人行为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只要东道国没有"运用相当注意",它就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但这种责任是有限的。一国的国民在外国遭到损害时,个人(包括法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国家代为提出外交求偿的基础。  相似文献   
84.
毛德松 《理论月刊》2007,6(5):145-147
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中国的反霸政策经历了以体制外反霸为主转向以体制内治霸为主的历史过程。论文在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50多年来反霸政策的转型及其原因进行了剖析,认为进行体制内治霸是当今中国外交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5.
通过分析安全主体在安全政治中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方式,可以抽象出其所信奉的安全哲学。以当代中国的安全哲学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基于自身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战略判断,中国提出与之相匹配和呼应的新安全观,并且分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及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两个阶段。同时,中国所主张的新安全观与旧安全观在政治基础、安全结构、安全战略、争端因应、和平保障五个方面形成鲜明对比。以此为线索,当代中国安全哲学的具体内涵可以被理解和概括为一体安全、兼容安全和发展安全,倡导树立忧患意识与发扬斗争精神。当然,当代中国的安全哲学还面临包括启动成本、维持成本和机会成本在内的成本问题,包括不对称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在内的行动问题,以及包括安全感问题、实践转化及其效力问题和他者问题在内的竞争力问题等现实困境和理论困难,这也是当代中国的安全外交需要作答和完成的理论命题与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86.
顾关福 《理论视野》2007,87(5):8-11
中国正处在和平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正确了解并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的国际关系,则是外交工作和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为此,我们特组织了以下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7.
仇朝兵 《美国研究》2007,21(2):83-100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让公共外交在美国对外政策议程中的重要性被再次凸现出来。在推行对印尼的公共外交时,美国既重视短期目标与长期效果的统一,也注意到传统外交与公共外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美国加强对印尼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的公共外交,首先是出于九一一事件之后国际反恐的需要,意在消解印尼民众的反美情绪,尽可能降低极端主义和激进穆斯林的影响,改善美国的形象;但随着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印尼的公共外交又被注入更多的地缘政治因素。由于存在各种复杂因素,评判美国对印尼的公共外交时,既要重视其对短期内改善美国形象所发挥的作用,更要关注其长期效果,特别是对形成印尼精英层稳定的美国观所发挥的作用。同时,还应注意传统外交与公共外交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8.
胡美  任东来 《美国研究》2007,21(3):85-102
1946~1947年美国对华军火禁运是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举措。在马歇尔调停期间,为了压制蒋介石配合调停,1946年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援。在蒋介石未做出相应回应的前提下,8月18日杜鲁门总统认可了这一禁令。这项为调停而设计的政策,并没有产生马歇尔预期的影响。不过,它部分地导致了国民党军队军火供应的严重短缺。针对军火禁运给国民党军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围绕着禁令的解除,美国国务院与军方展开了激烈辩论,在国际冷战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国务院最终同意解除对华军火禁运。  相似文献   
89.
美国来华传教士与晚清鸦片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开鹏 《美国研究》2007,21(3):103-115
本文通过对晚清时期的历史资料,对美国传教士对西方对华鸦片贸易的看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19世纪30年代,日益猖獗的英美对华鸦片贸易引起的灾难性后果,不仅迫使清政府对鸦片采取严禁政策,来华美国传教士对这种贸易的批评与谴责也日益严厉。美国传教士的反鸦片贸易观对美国国内舆论及《望厦条约》的签订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影响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然而,《天津条约》签订前后,美国传教士鸦片贸易观的转变扭转了美国对华鸦片贸易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鸦片贸易的最终合法化。  相似文献   
90.
李光耀的外交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个是地区外交,另一个是大国外交。在地区层次上,李光耀主张地区优先,注重发展与本地区,特别是周边邻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在大国层次上,李光耀欢迎大国势力进驻东南亚,形成均势态势,使新加坡在国际关系格局中获得最大的回旋余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