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曾颖 《当代党员》2010,(9):65-65
朱爷爷90岁.耳不聋眼不花,能自由出门喝茶÷细究他长寿的秘密,有几个小口诀——一是“赚到了”.他说,生命是一种偶然。偶然的机遇下生,偶然的状态下死,对于一个高龄的老人来说,每一次入睡都可能是一次死亡,而每天早晨能睁开眼并利索地起床,便是赚来了一天。你说,我能胡乱潦草地混过这一天吗?  相似文献   
22.
西子茶话     
有过多次在西子湖畔饮茶的经历,郭庄、汪庄、"湖畔居"等等。西湖边的饮茶所在,大抵都是有一点来历的,于是伴着茶香,便会有各种谈资。  相似文献   
23.
闫静 《新湘评论》2012,(24):46-46
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清新一脉,其甘醇的口感、芬芳的气息、清澈的汤色,在惬意的时光中袅袅娜娜,优雅之中泛出淡泊的禅意。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饮品,是生活,是文化。而最初,除非生病,人并不饮茶,直到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世,才将普通茶事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其作者就是被尊称为“茶圣”的陆羽。  相似文献   
24.
陶德臣 《唯实》2015,(1):73-76
中华民族最早利用茶、栽培茶,发展了茶产业,形成了茶文化。千余年来,中国茶伴随着中华文化不断对外传播,对世界人民的饮食结构、经济发展、文化礼仪及其宗教、交通、军事、政治、外交、民族、语言、文学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改善各国饮食结构饮茶自中国传向世界,从首先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传播,到风靡世界,从一种时髦的珍贵饮料到成为生活的必需品,从身份  相似文献   
25.
苏茂盛 《检察风云》2011,(21):89-89
茶叶的食用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神农氏时代,到汉代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六朝时期在长江流域饮荼已蔚然成风,甚至有些人嗜茶成癖,但早期的茶具保存至今的甚少,故而近年出土的一批青瓷茶具尤显珍贵。  相似文献   
26.
《党课》2011,(17):110-112
1.发烧忌饮茶 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不但能使人体体温升高,而且还会降低药效。  相似文献   
27.
茶与人生     
饮茶之风,始于魏晋,唐代从南方传至山东,流传着岁月的沧桑和印记,一直沿袭传承到今天,天南海北的人们与茶息息相通、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茶叶汲取了千年传统文化积淀,同时与传统的儒道文化交汇融合,创新演绎,而形成的茶文化呈现出了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所谓饮茶的"三境界":第一境界  相似文献   
28.
李成琳 《公民导刊》2013,(10):59-59
<正>"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饮茶,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这是李汉荣在他的《品茶》一文里由衷的赞叹。借来一用,是否可以说:书,是最朴素、淡泊的美物。读书,是最朴素、淡泊的美事?茶里有香味、甘味、涩味、苦味、意味,甚至禅味,书里不也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区别只在于,再好的茶也会越喝越淡.而好书,却可以越读越浓。沉沉的黑夜,一灯,一椅,一书,足矣。有一盏茶,便是奢侈,朴素而淡泊的奢侈。  相似文献   
29.
得闲饮茶     
《小康》2008,(5):94-96
古人形容喝茶的境界是:"楚云散尽,燕山飞雪。江湖归梦,从此忘机。"茶是清凉贴,能使人清明,能使人平静。当生活和工作催生了太多压力,一杯茶将带来一缕清香,更是带来暂时忘却世间尘事的飘然。一杯茶下肚,无论是花茶,绿茶,红茶还是普洱茶,无论是楚地"白云",还是燕山"飞雪",味入口,香沁脾,涤人心怀。  相似文献   
30.
健康简讯     
王立祥 《工会博览》2008,(18):60-60
很多人把血稠和高血脂当成一回事,这是不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