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0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3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7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72篇
法律   210篇
中国共产党   909篇
中国政治   906篇
政治理论   337篇
综合类   72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1.
孟红 《党政论坛》2008,(14):40-41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访华震惊世界。经过双方最高领导人几天的紧张会谈,访问取得重大成果,中美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之路有了良好的开端。那个时候,外交工作班子的任务十分繁重。经双方磋商并同意,以中国外长姬鹏飞和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为首的外交班子,商量两国关系的有关重要问题;副外长乔冠华和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研究双方如何发表公报的问题。这个《中美联合公报》(下称《公报》),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上海公报》。其中,乔冠华扮演了功不可没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712.
达尔富尔问题的实质是苏丹内部的治理危机和发展危机,其根源为当地游牧民与定居农民之间的资源冲突,以及解决这一冲突的传统协调机制的崩溃.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对达尔富尔冲突的性质与内容的理解存在夸张或曲解.中国与苏丹关系的发展,特别是达尔富尔问题的政治和解对中国外交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关系到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与维护、政治和外交原则的坚持、国家形象的塑造与提升及中国对国际事务的深度参与等重大问题.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所受到的外来疑惧、批评乃至诋毁,折射出日益发展的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艰难;而中国在此问题上的外交选择及政策调适,反映出成就负责任大国所应有的外交谋划和政策把握.未来中国对非洲政策应更具积极性、进取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71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交一直没有放弃对大国地位的追求,鉴于实力和国际环境的原因,叶利钦时期的俄罗斯崛起受到很大的制约,对美外交也处于弱势。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国力大增,对美愈来愈强硬的外交更可视为其崛起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714.
2008:对中国来说意义不同寻常。这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后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第30个年头,是中华民族企盼已久的奥运年,还将主办亚欧首脑会议,世界为之聚焦。美国《新闻周刊》这样说:”对美国人来说,2008年的焦点是大选:对世界而言,2008则意味着中国。当奥运会最终揭开它的帷幕时,中国将步人国际舞台的中心。”还有些西方媒体甚至将2008称为“中国年”。我们说:2008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715.
关于日本与台湾关系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历史上的日台关系从历史和地缘的角度看,无论是官方时期还是在非官方时期,日本始终重视与台湾的关系,这不足为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的台湾岛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中的地位非常突出。它是中国向南出海、日本向西出海的必经之处,也可以说是汇合处或遭遇处,谁控制了这一地区就意味着从根本上阻住了对方的去路,因此地缘战略价值极为重要。台湾包括台湾本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彭佳屿、赤尾  相似文献   
716.
毛泽东在建国前夕,为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等三项外交基本方针。在建国后,主要制定新中国的建交原则;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号召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先进经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打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和中国永远不称霸的重要思想等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717.
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进程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晨阳 《新视野》2007,(6):94-9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国相互依赖的逐渐加深,国际范围内的多边外交日益活跃。中国1986年首次提出多边外交政策,此后该政策呈现出阶段性的逐步加强趋势。在多边外交中,中国一直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在各种复杂的问题和矛盾中寻求平衡。中国的多边外交也是适度的,依具体多边机制之不同。中国选择了大致适度的参与程度和参与形式。  相似文献   
718.
中墨关系研究是中拉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独特案例,其独特性不仅在于墨西哥的国土面积、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在拉美地区具有的鲜明特性,而且在地缘政治经济上还涉及墨美之间存在的既复杂又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由此,中墨关系研究中提出了"美国因素"的命题。墨西哥是拉美最早向中国释放建交试探政治信号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墨一中友好协会的成立、民间交往的扩大、半官方接触的出现,都是中墨关系发展中的重大突破。然而,墨方一直"估量"和"盘算"发展对华关系的利益,实际上它较为看重对华商品出口的经济利益。尽管墨西哥政府多次试探与中国建交,但传递的政治信号极其微弱,两国政治关系并未出现根本性突破。  相似文献   
719.
努力开拓中国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公共外交逐渐成为我国外交工作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在外交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重要性日益凸显。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精辟论述了公共外交在我国外交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公共外交作为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外交布局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开拓方向。  相似文献   
720.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国际战略主导方向、创新国际战略理念、提升综合国力、转变化解分歧的思维方式、逐步融入国际体系,同时也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国家交往理念的调整、国际格局转换和国际面貌的改善、国际社会处理分歧的思维方式以及国际秩序的建设与改造,促进国际社会不断趋向和平、民主、公正、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