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5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2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7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71篇
法律   209篇
中国共产党   909篇
中国政治   903篇
政治理论   337篇
综合类   72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501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10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23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德国研究》2015,(2):F0003-F0003
5月28日下午,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在北京共同举行“德国蓝皮书《德国发展报告(2015)》发布暨德国内政外交走向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近30位德国研究专家与学者以及在京各大媒体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32.
在全球性的跨国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治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方兴未艾、国家治理面临的挑战趋于多元化、大国竞合博弈呈现多层次宽领域态势之际,国际制度与国家治理到底有何联系?国际制度与国际关系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中国应如何参与、塑造国际制度?为探讨影响国际关系和中国外交走向的这些重大问题,2015年1月17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了以"国际制度与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933.
胡利平 《前沿》2002,(9):121-123
随着冷战的结束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各国都在加紧调整其外交战略 ,以确保在二十一世纪国家安全利益的最大化。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 ,我国也在调整外交战略 ,同时应多强调国人的大国意识 ,树立我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形象使我国在未来世界的格局中充当主角 ,发挥大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4.
唐喜政 《前沿》2002,(9):14-17
邓小平地缘外交思想包括和平和发展、国家利益以及自力更生原则 ,其内容主要包括立足亚太、稳定周边、走向世界、睦邻友好、对外开放、“一国两制”等。邓小平地缘思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5.
刘宏 《党建文汇》2002,(16):12-12
蒋氏父子在台湾主政时期,在对外关系上强调“汉贼不两立”,即凡是与大陆建交的国家,台湾必然会和它“断交”。这样到了1988年,台湾的“邦交国”数目下降到22个。  相似文献   
936.
回顾历史,世纪轮换,百年伊始,往往伴随大事发生,万象更新。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八十周年华诞,并在新世纪初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37.
论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外交思想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思想。意识形态主要指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反对帝国主义 ;坚持马列主义 ,反对修正主义 ;坚决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国家利益则是指坚定地维护中国的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利益。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这一对关系极其密切而又复杂 ,有时两者是重合的 ,有时两者又充满着矛盾 ,有时是意识形态占主要作用 ,有时又是国家利益占主要作用 ,但总体上讲 ,它们是相符合的 ,正因此 ,中国在分别面临美苏的威胁下能够维护国家安全、民族独立及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938.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道路。外交为内政服务,如何在对外关系中实现这一长远战略目标?中国政府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出发,结合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政策,近年来形成和强调与周边和世界的“合作、和谐”的实践战略。为了实现发展,中国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939.
2003年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出现了一些明显变化。朝鲜核问题不断升温,日本积极突破宪法的禁区,韩国政局动荡起伏,“台独”势力日趋嚣张,特别是美国的东亚战略和军事部署的调整,使谊地区的军备竞赛日渐显现,我国改善周边安全的外交努力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40.
继承还是超越?--论冷战后驻韩美军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美国研究》2004,18(1):91-104
驻韩美军是美韩安全关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历史见证.2002年10月朝核危机以来的驻韩美军重新部署,既是朝鲜战争以来历次调整的继续,更是对过去的超越.既是冷战后美国新军事战略的体现,又是因应当前朝核危机的产物.这一调整必将对目前朝核危机的和平解决及东北亚地区脆弱的安全均势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