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8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03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7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0篇
法律   56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288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Established firms that continuously and systematically implement entrepreneurial initiatives exhibit behavior that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ers label as "sustained regeneration". A prime example of sustained regeneration is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ctivity in industries such as computers, electronics, and textiles where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products is on-going and firm's creativitie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to its performance. On the other hand, knowledge entrepreneurship describes the organizational ability to respond to learn to capitalize on an opportunity, or to protect against a threat by adopting an innovation. Successful adoption of innovation requires an organizational ability to manage the proces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that deals with new or newly interpreted knowledge and under conditions of uncertainty and in the face of controversy, develop and initiate a plan of action to respond with goal-oriente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changes. Knowledge entrepreneurship connotes a "drive to implement change,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and to adopt an innovation". Knowledge entrepreneurship involves a motivated pursuit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using knowledge as a means of developing sources of advantage similar to those described in the market orienta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literatures. It describes a driven effort to utilize knowledge through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is identifying knowledge entrepreneurship, and determining which factors may affect the nature of this concept. The selected criteria have been assessed according to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by utilizing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 approach and expert choice software program.  相似文献   
232.
Psychological bases of success deal with relatively inner-self factors. The paper presents basic understandings of learning process as well as a model of identifying factor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success. There are a number of reasons why some students learn Arabic much more quickly than the others. Learner's psychological situ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expected determination factor. Therefore, its nature has to be described, its function needs to b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especially in term of motivating students to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learning Arabic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Islamic University Malaysia (IIUM).  相似文献   
233.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小学(华小)是以华语为媒介语的小学。现今一些华小,学生的族群背景已开始从单一种族走向多元种族,即从早期以华裔学生为主到近期非华裔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学生来源不再维持单元化。多元化的学生背景给教学和行政带来了改变,尤其是校内的交际语言。根据对一所多元种族学生的华小所进行的观察,全校学生不只是华裔,三分之一是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校内的各族学生并用华语、马来语或其他各自母语来沟通。老师中也包括不谙华语的马来教师,因此校内行政运作的语言是华语和马来语并用,但逐步转向单用马来语。华小的各种改变和现状调查对国内外关心华文教育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华小学生和教师的族群和母语背景不再单元化,意味着华文教育本质发生变化。华小走向多元化,是华文教育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34.
印度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三大民族,但与马来西亚其他民族相比,印度人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群体.本文拟对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作一概述,分析其移民马来半岛的历史,并对独立后马来西亚印度人在政治、经济、民族教育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35.
伊斯兰姐妹是马来西亚著名的非政府组织,属于伊斯兰女性主义,致力于在伊斯兰的框架下维护公正和妇女权利。该组织通过重新解释《古兰经》,指出伊斯兰是追求公正和性别平等的宗教;通过宣传教育、向政府递交备忘录、发表公开信和声明等方式,提高公众觉悟、影响政府政策和法律制定;还通过法律援助,帮助在婚姻中处于弱势的穆斯林妇女。伊斯兰姐妹将伊斯兰与民主、人权联系起来,维护妇女的权利,有力地挑战了宗教权威对伊斯兰解释的垄断权,也有力地回击了伊斯兰主义对妇女的说教。  相似文献   
236.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爆安瓦尔事件,以此为契机马来西亚逐渐进入民主转型时期.当代马来西亚印度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作为马来西亚第三大族群却深陷族群困境之中.在民主转型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下,他们逐渐觉醒并开始积极利用日益兴起的社会运动形式进行抗争,将自身的利益诉求融入马来西亚社会的民主诉求之中并得到巨大的社会支持,但两大运动未来的关系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37.
自2010年底以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上演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剧变,多股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使得这一地区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地和供应地之一,西亚北非地缘政治动荡必然会对国际能源格局带来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对西亚北非地区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使得中国能源安全不免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局势动荡使得西亚北非地区油气合作的政治环境进一步复杂化,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骤增;在中国石油进口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对外依存度与来源地集中度“双高”的情形下,中国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凸显;中国对石油运输渠道的控制力薄弱,中国的能源安全有可能陷入“马六甲困局”。鉴于当前国际能源角逐日益白热化,着眼于应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复杂形势,中国应当密切结合现存的具体问题抓紧进行顶层设计,从多方面着手全面构建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尽快建立西亚北非地区油气投资预警机制;稳步推进石油进口路径多元化举措;积极拓展为能源安全保驾护航的军事手段。  相似文献   
238.
周珏 《中外法学》1982,(1):27-35
本文所谓香港,应为香港地区;"大韩民国"是指在美伪集团统治下的朝鲜南牛部,故文中的"大韩民国"均改为南朝鲜。  相似文献   
239.
2013年11月,在成功解救台商张安薇于菲律宾叛乱组织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前美国绿色贝雷帽陆军军官余靖,因和台湾第一家庭的特殊关系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他曾经爆过恐怖分子的头、炸过叛乱组织的窝,其惊险的经历宛如系列英雄电影里的主角兰博的现实翻版。如今,其记录自己军旅生涯的回忆录《特战绿扁帽》正在台湾热卖。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