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273篇
中国政治   227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6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鲁迅人生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人易于偏激的性格特点,使他们易为社会潮流所左右。引导青年阅读鲁迅,一方面教会他们判断事物的正确方法,更重要的是希望鲁迅的人生历程、鲁迅的文学作品对于当代青年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人生的走向有所裨益,进而有益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2.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作为党外“同志”的鲁迅不仅积极响应.而且通过他的影响和工作,在文化界团结一切愿意抗日的作家.为党在文化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3.
李阳 《海内与海外》2007,(8):49-50,54
散文中借以谴责对儿童之摧残的民俗也好,小说中借以剖析国民灵魂的民俗也罢,其根本都在于暴露和批判。服务于这一批判性底色,收入鲁迅笔端的民俗事象本身大多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34.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大都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他们身上体现着那一时期鲁迅思想发展变迁的历程,寄予着一些属于鲁迅特有的精神气质、情绪感受,甚至在一些人物身上还隐约可见与作者本人相类似的人生经历。大致分为反叛传统型、反抗-沉沦型、个性解放型、科举殉葬型和卫道士型五类。  相似文献   
135.
“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这是鲁迅长期从事创作实践的经验之谈,也是中国新文学拓荒期颇有见地的指导性论断。打开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集《呐喊》《仿徨》,扑面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多风民俗描绘,这大大强化了作品的地方色彩,产生出无限诱人的艺术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136.
鲁迅先生30年代提出"宁信而不顺"的主张引起了翻译界的一场大辩论,很多人认为鲁迅的这种观点仅仅是对复旦大学教授赵景深的"顺而不信"的回击,是"矫枉过正"或是"意气用事",这对鲁迅先生是很不公平的."宁信而不顺"只代表鲁迅的"欧化"翻译观的一方面.鲁迅先生"欧化"翻译的反映了他的文化立场和政治立场.它的形成是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是在对"内忧外患"的国情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的.  相似文献   
137.
无论是在自我意识、人生哲学还是在精神结构上,鲁迅与克尔凯郭尔都存在着相应的联系.鲁迅作品中的群体形象与克尔凯郭尔的“个—群”对立模式有许多相通之处,在与群体的对立中他们对自身的存在产生了深刻的孤独感.但是,不同于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体”,鲁迅在个人的体验和社会的现实境遇中得出了“历史中间物”的自我意识,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而复杂的、以否定的形态呈现的理想和价值现.  相似文献   
138.
齐夫 《廉政瞭望》2012,(22):63-63
鲁迅一生纵横文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以笔为剑,将无数论敌打于马下,可谓所向无敌。但他也吃过一回大亏,就是陈源诬陷他剽窃一案,几乎让他窝囊了半辈子,这也是他心中的最痛。  相似文献   
139.
Lu Xun at Home     
正LU Xun(1881-1936)is widely considered as China’s greatest modern writer.Although he was a prolific essayist and translator,it is for his intense and often disturbing short stories that he is best known.In criticizing repressive social norms,he aimed for nothing less than the eradication of the nation’s spiritual ills.In the decades since his death editions of his works,translations and critical studies have surged,making Lu Xun an accessible writer in most major languages.But he can also be remembered through the homes in which he lived and worked.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