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6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8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探讨硝基苯对小鼠脾的毒性作用,采用灌胃的方法对试验小鼠用硝基苯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26 mg/kg、52 mg/kg、105 mg/kg,每天染毒1次,共30 d.于末次染毒后第2 d将小鼠脱颈处死,立即取出脾检测抗氧化指标MDA、SOD、GSH-Px和T-AOC,并对其进行了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随着染毒剂量的加大,MDA含量逐渐升高,SOD、GSH-Px酶活性和T-AOC逐渐降低;与油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光镜下白髓数量减少,体积变小,生发中心不明显,高剂量组能见到少量的凋亡细胞;电镜下白髓区淋巴细胞染色质聚集,核周隙增宽,核边集现象增多,高剂量组可见个别细胞核膜破损,核内容物外溢.结果表明,硝基苯对脾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能够诱发机体氧化应激和脾淋巴细胞凋亡,氧化应激与细胞凋亡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2.
利用已构建的新城疫病毒F基因重组质粒,通过氨基酸序列分析和InsightⅡ基因工作站的MODELER程序和同源模建技术,预测了试验株F蛋白的表面抗原分布位置.设计引物扩增了2段含有多个抗原位点的多肽片段,通过双酶切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获得了重组质粒pET32a-F1和pET32a-F2以及2个片段串联起来后克隆的重组质粒pET32a-F3.重组质粒经诱导表达并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1、F2、F3片段均获得了融合表达.Western-blotting证实,表达产物F1、F2和F3与NDV阳性血清均具有免疫反应性.用表达的重组蛋白加免疫佐剂经皮下接种免疫鸡,免疫2次后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用100 LD50的超强毒株GD-05-2攻击,重组蛋白免疫组鸡可达到约70%的保护率,并可显著抑制排毒.  相似文献   
73.
超平 《农村青年》2010,(1):48-49
我家的“四只鸡”被编成故事,上了报纸,一时间在村里闹得沸沸扬扬,议论纷纷,我也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新闻人物。其实村民们心里都很清楚、很明白,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大事、稀罕事,可能是县报记者在没有什么写时用来凑凑数的。现在我就说给各位听听,清汤寡水的,平淡得很,一点也不新奇,更没有什么故事味。  相似文献   
74.
以鸡骨髓细胞为材料,获得了有丝分裂间期、早前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染色体不同形态的标本,展示了鸡染色体的形态变化规律,表明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上做基因定位工作比中期染色体更为有利。同时观察了遗传物质随2 条染色单体分开而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的情况。  相似文献   
75.
采用SDS 蛋白酶K法抽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四川分离株SAIBWJ的基因组RNA,参照基因库中的N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扩增出了单一的DNA产物。将该产物插入pUC18载体的HindⅢ和BamHⅠ酶切位点,构建了pUC NWJ质粒。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获得的克隆质粒包含了全部N基因。再将N基因亚克隆到pcDNA3.1( )载体的HindⅢ和XhoⅠ酶切位点,构建了IBVSAIBWJN基因的DNA免疫质粒pcDNA NWJ。  相似文献   
76.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双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制备兔抗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小鼠抗IBDV和绵羊抗兔免疫血清,并纯化绵羊抗兔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采用方阵滴定法测定其最佳使用浓度,建立了IBDV双夹心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包被抗体的最适稀释度为1160,兔抗IBDV的最佳稀释度为1200,酶标记抗体的最佳稀释度为1400.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与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鸡减蛋综合征病毒抗原均不发生交叉反应.对人工感染病例的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双夹心ELISA方法可用于临床快速诊断IBDV.  相似文献   
77.
1994年8月至1996年10月,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银北、固原3地区12县(市)54个鸡场共计45904只鸡进行了隐孢子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结果,隐孢子虫阳性率达36.81%(212/576),其中蛋用鸡阳性率为37.53%(140/373),肉用鸡阳性率为36.23%(50/138),差异不显著(P>0.05);银南、银北、固原三地区阳性率分别为54.55%(6/11),41.94%(195/465)和11.00%(11/100),银南地区感染率显著高于固原地区(P<0.01)。用从自然感染鸡中收集的隐孢子虫卵囊人工感染雏鸡9批次,感染鸡排卵潜伏期3~13d,平均7d;排卵持续期14~34d,平均24d;其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通过卵囊形态学鉴定,认为宁夏鸡感染的隐孢子虫属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oporidiumbaileyi)。  相似文献   
78.
用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 京1 株血毒对2 日龄SPF 鸡攻毒,40 d 后剖杀取部分内脏组织,一部分做病理切片,发现有肿瘤细胞浸润者判定为阳性;另一部分组织利用TRAP ( Telom eric repeat am plification protocol) 法进行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发现有肿瘤细胞浸润的肾、肝、脾、神经、卵巢、精巢等组织细胞端粒酶活性非常高,且其阳性率与肿瘤细胞浸润的阳性率吻合。  相似文献   
79.
80.
鸡大肠埃希氏菌多价油乳剂灭活苗,是用从天津市各区(县)主要养鸡场和养鸡户鸡群中分离到的5个优势血清型(O111,O89,O78,O86,O30)菌株的各自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后制成的油乳剂苗,每1mL含菌量为100亿,每只鸡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0.5mL,15d产生较强免疫力,对同型菌株的保护率为91.67%,免疫期可持续6个月以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