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这类唯心的相对主义名言,溯源于战国时代庄子的《齐物篇》。  相似文献   
42.
《颜周说齐王》是《战国策·齐策》中的名篇。这里的齐王就是齐宣王,而颜周则是齐国的一个隐士,他一生中最著名的故事可能就是这次与齐宣王的会面了,而有此一事亦足以让他青史留名了。当然,作为隐士,人家颜周压根就不在乎什么名不名的,这一点我们可在后文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43.
本文的标题出自《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在游说齐宣王实施“仁政”时说的话:“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并打比方说,“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可见,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实施“仁政”决非像挟着泰山跨越北海那样,根本就不可能;实际上它就像给老人按摩肢体一样简单,只是为政者往往不愿去做。  相似文献   
44.
声音     
《法律与生活》2014,(14):13-13
正"‘二战’时日本并非侵略中国,而是帮中国摆脱美国等国的殖民。"——最近,一家日资企业的社长到广东东莞工厂视察说出以上否认日本侵华的言论,引起1000多名中国员工聚集围堵抗议,要求该日方社长道歉。后来,该社长表示同意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45.
姜雁龙 《奋斗》2010,(8):14-15
2008年底,哈大齐被定位为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的龙头,正式成为一大增长极。截至去年末,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区启动建设29个园区,累计开发面积105.8平方公里,累计开工项目898个,完成投资630亿元。其中前9个月投产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8.8%。  相似文献   
46.
梅兰芳的“大军师”齐如山生于1875年,幼年有机会出入皇宫,略知内部运作。据他描述,清宫内务府很有油水,若遇上宫中有婚丧嫁娶之类大事,更是大家发财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47.
生死之间,人们抵制着求生的本能欲望,克服了强者生存的动物规则,如此理智、有序,背后是什么样的力量?规矩的四维就是文化共识,道德要求,职业操守,组织规程。君子慎独,两人成行,三人为伍。凡是有人的地方,就需要规矩约束,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相似文献   
48.
不同的真相     
快乐大叔 《党课》2020,(1):92-94
快乐大叔很小就知道齐太史的故事,自然便记住了崔杼,当然还有被崔杼射杀的齐庄公。在中国古代,杀父杀君谓之“弑”,属禽兽之为,大逆不道。齐太史遂在史书中记下:“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之。太史的弟弟接替哥哥,还这么写,崔杼又杀之。三弟再来接替,仍这么写,崔杼不敢杀了,只得由他写去。在这件事上,太史三兄弟被赞颂了2000多年,崔杼做反派也做了2000多年。但许多人忽略了崔杼杀齐庄公的缘由。  相似文献   
49.
文化与经济紧密相关,文化对于经济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山东地域齐文化与鲁文化风格迥异,古代齐国、鲁国之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状况,亦因文化风格差异而不同。通过西周齐、鲁两国都城所在地淄博与济宁两市当代经济数据的对比分析,包括文化产业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把握齐文化与鲁文化对于当地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为今后山东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冯利华 《求索》2010,(4):171-173
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理论,主张在创作中运用艺术手法塑造新的意象,延长接受者的审美体验过程。苏轼、黄庭坚、惠洪等人突破传统用典局限,提出以"以故为新"为核心的诗歌创作理论。在其影响下形成的"以才学为诗"如同"齐言喻楚",使诗歌文本"陌生化",增加接受者的理解难度。阐释者虽力图破译其诗歌典故密码,但由于情感、文化和价值取向等主观条件的差异,其所期之"以与古人相遇",自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阐释文本反而会令诗歌与接受者再隔一重,产生双重"陌生化"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