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08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85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3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7·5”事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使悲剧不再重演,我们必须反思,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打牢民族团结的基础。要强调国家整体利益和公民意识,要把法律手段作为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矛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2.
肖燕雄 《时代法学》2010,8(4):20-26
在我国,新世纪以来几件为公众周知的事件促生了一些人所称道的法规和案例。“因事成制”的思维和路径契合我国文化传统,是“因势成事”的具体表现。“因事成制”可以创新制度,也可以进行法律移植。“因事成制”有其存在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能性,既体现了政治家使新闻传播权利“软着陆”的智慧,又有着深厚的法学理据,论题学法学、伯克利学派,以及哈耶克的有关理论等皆可使其得以证立。“因事”包括“借事”与“造事”,新闻法制变革借事成制已有,而造事未见。  相似文献   
63.
伴随着互联网日益成熟和完善的功能,依赖网络生存并且终日足不出户的“宅青”也“应运而生”,并以其不断扩大的人群引发了大众的关注。由于受到社会制度排斥、文化排斥以及人际排斥等因素影响,“宅青”无法与社会融合,并且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探索相应的对策,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轨道。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我国边疆陆续发生了多起恐怖主义犯罪事件。以2014年“5·22”暴恐袭击事件为例,探讨边疆恐怖主义活动的方式、特征及成因,对今后如何更好地打击与防范边疆恐怖主义犯罪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最近几年,《弟子规》热在全国不断蔓延,不仅很多中小学开始教授这本书,更有不少企业以这本书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参照。通观《弟子规》全文,它不仅是一本简单的启蒙读物,其字里行间更蕴含着近代以前中国社会秩序的要求与规范。当今国家大力推动社会建设,《弟子规》能够给予我们的启发很多,进一步分析与阐明《弟子规》文本的价值对其将有更进一层的认识与掌握。  相似文献   
66.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在社会转型的推动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分化,而"人民群众"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扩展、阶层分化中的固化趋势以及社会中间阶层比例的增长缓慢则构成了分化进程中的显著特点。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归类,有利于发现伴随阶层分化而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从而为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67.
品格证据禁止规则是普通法上的一项传统证据法则,过去未经指控的类似错误行为被界定为品格证据而被禁用。不过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往往可以根据概率原理对上述行为证据作无关品格的推测从而承认其可采性。尽管近年来也有学者对通过概率原理来采信类似错误行为证据加以批评,但是在尊重品格证据禁止规则的同时,依照概率原理果断采信证明力较高的证据是符合普遍的经验法则的。  相似文献   
68.
少年司法改革制度中检察帮教责任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程序和制度。这一制度有别于公安机关和审判机关的帮教责任机制。少年司法改革制度的司法机关帮教责任实践同时表明,在对现有少年司法帮教制度中相关人民检察院在少年司法改革制度中的帮教责任依然存在模糊和漏洞,需要分析检察机关在少年司法中的帮教责任机制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及启用策略,完善检察帮教责任机制。  相似文献   
69.
当"万国公法"在近代日本逐渐为"公法"及"国际法"概念替换之际,美国人为了达成"门户开放"的对华政策而寻求同盟时,向日本人提出了伸张"亚洲门罗主义"的建议。这一建议暗合了日本的扩张意图,为日本不断利用"公法"张扬"亚洲门罗主义"提供了口实。可以说,20世纪30年代初成立的伪满洲国是这一建议带来的最大成果。然而,在伪满洲国承认问题上,"亚洲门罗主义"达到顶峰的同时又背离了"公法"。  相似文献   
70.
铁路货物列车“拖尸”案(事)件是指受害人由于他杀、自杀、意外死亡等原因,尸体被货物列车从事发地拖运至发现地的案(事)件.在1991年-2012年上海局鉴定的17例货物列车“拖尸”案(事)件中,意外死亡12例、杀人碎尸1例、自杀1例、其他3例,死者以男性为主(16例),多为乡村农民和盲流,死亡原因主要为机械性窒息和颅脑损伤.在17例货物列车“拖尸”案(事)件中,受害人多为缺乏铁路常识,无钱买票而爬乘货物列车的乡村农民或盲流,尸体通常多在货物列车终到站并多在卸货时被发现,由于尸体现场遭到人为或外在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加了法医学鉴别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