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188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耿志刚 《江淮法治》2011,(11):60-60
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告诉她要好好注意这孩子。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  相似文献   
102.
《瞭望》2011,(34):64-64
文化复兴既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必要条件和最高标准。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只有创造了新的文化形态,才能引领新的社会形态发展和最终确立。中国文化曾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从19世纪初却开始明显式微。当前,随着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深度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开始回升,“文化复兴”到了急迫而必要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103.
人格权法是一门具有高度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法律学科。人格权作为法律上的概念,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67年法国学者首先提出人格权的概念。1877年德国学者提出了人格权理论,继而又提出了一般人格权的概念。至20世纪初,瑞士学者开始对德国学者的理论展开讨论,并强化人格权立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4.
从19世纪中叶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一个世纪里,在东北亚区域内出现了大规模的跨国移民潮,总人数高达300多万。各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初期和中期自发性移民迁徙的基本动因,而这些国际移民对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开发,尤其是一些荒蛮之地的开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5.
19世纪以来,经济危机几乎是欧美国家的家常便饭。两次世界大战均与经济危机有关,或者说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产物。  相似文献   
106.
中国与朝鲜是亚洲毗邻的国家,两国的关系源远流长。两国人民交往的可考文字,可见于《周易·明易》:“六五,箕子之明夷”。更多的记载见于西汉以后的史籍,如《尚书大传·洪范》《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它们对殷人贵族太师箕子适朝之事均有记述,说明早在殷朝,中国就与朝鲜半岛人民已有往来。近代以来,中国连续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大量沿海居民不得不移居异国以谋求生路。而朝鲜与中国陆地相连,交通方便,便于迁移。据考,第一位来到朝鲜经商的华侨为同顺泰贸易行经理谭杰生,于1874年来到汉城经商。但近代意义上的大批中国人赴韩…  相似文献   
107.
杜平 《党政论坛》2008,(2):45-45
就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点看,现在的中国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有很多可比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美国当初向工业化大国过渡的经验和教训中,也许能够找到可资中国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8.
王庆  肖正愚  王东 《当代贵州》2007,(19):121-123
编者按 世纪趋势,当下为何?18世纪有工业革命、19世纪有工业现代化浪潮、20世纪有低成本的运算及通讯、科技飞速发展.撇去浮华,沉淀理性,如今,经济全球化正日益凸显成为趋势航标.  相似文献   
109.
讯问说服力是指讯问人员使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促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和辩解的一种能力。讯问说服力具有对抗性、非暴力性、直接性、互动性、感染性特征,由依据、人格、方法、环境等要件构成,主要方式有说教式、化解式、调整式、纠偏式、开导式、激发式。增强讯问说服力要讲究倾在说服中倾听、发问、回答的技巧,同时要注意身体语言在说服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0.
洪玲 《当代党员》2006,(4):66-67
1895年,德国渥滋堡大学的物理教授伦琴利用克鲁克氏营做试验,他将管子内的绿色微光称为“X光”。伦琴发现如果让X光接触底片(19世纪末期时照相机使用的是种厚重的方形底片),底片就会曝光无法使用。甚至底片也不能跟X光放在同一个屋子里。他放在实验室抽屉里的底片也都曝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