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160篇
中国政治   188篇
政治理论   41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文怀沙先生,灰白的长胡子、红围巾、深灰色的呢子大衣,小臂上挂着一根手杖,他仿佛是从19世纪走来的英国绅士……  相似文献   
82.
几年前,在《纽约时报》的评论员弗里德曼的名作《世界是平的》里看到这样一段,他在讲到世界竞争激烈,未来的挑战众多的时候,对他的女儿提醒:“女儿,乖乖把书念完,因为中国和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这一段我直到今天仍然难忘。我看到的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梦”的奋斗的精神的延续,  相似文献   
83.
王焯 《党史纵横》2009,(6):10-15
少小持家,炼就过人理财本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40岁左右的毛顺生在使家庭走上富裕之路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遗憾:长子毛泽东并不愿意跟随他经商,而是义无反顾地离开韶山外出求学了。幸亏二儿子毛泽民遂他的意,一心一意帮他发家致富。  相似文献   
84.
在19世纪,几乎所有国家的人都认为借钱是不光彩的,正如富兰克林在他的《可怜的理查》里写的一句话:”借钱的人总是忧伤的。”但是二战后情况变了.美国人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开始信奉”先买,以后再付钱”的消费观念。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提起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人们普遍认为那时的中国是个弱国,因为当时的满清政府常吃败仗,并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实,这种判断标准并不太精确。弱国不一定都打败仗,而强国也不一定都打胜仗。当时中国的国力如何呢?美国著名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等著作中,  相似文献   
86.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不少基层官兵对思想政治教育存有畏惧感.正如一个战士所讲:“早知道当兵要参加那么多教育、学习那么多理论、背记那么多精神,还不如在家好好读书考大学。”战士的话一方面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抓得很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的战士学得很累.而且说明了我们当前的一些教育并不得要领.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曾以园丁修剪葡萄藤比喻教育,他说:“葡萄藤确实应当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地.  相似文献   
87.
金风 《瞭望》2008,(50)
近一个时期,国内外大豆出现巨大的价差,进口大豆可能将趁虚进入中国的大豆主产地东北。大豆的原产国中国,遭遇大豆危情。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我国的大豆危机早在上世纪末已开始显现。在拥有巨额粮食补贴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美国大豆  相似文献   
88.
《党史纵览》2008,(9):56-56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通过经商使家庭走上富裕之路,为了更好地打理生意。他张罗着发行了自己的股票——“毛义顺堂”股票。  相似文献   
89.
易边 《学习月刊》2013,(1):11-11
一、“温水煮青蛙”原理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著名的“水煮青蛙实验”: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跃起从开水中跳了出来,从而得以成功地逃生。  相似文献   
90.
老龄化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由于人口基数较大及独生子女的现状将面临更加严峻“银发世界”的挑战。养老不但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也是国家、社会和年轻一代的肩头重任。从19世纪80年代德国首创养老保险制度,就确定了这一制度的互助共济本色,并采取现收现付的财务机制。但直到1955年,公积金在新加坡的出现,世界上才有了另一种以个人负责为主体并采取完全积累式财务机制的新型养老金制度,其法律依据就是新加坡的《公积金法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