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92篇
各国政治   9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3篇
法律   536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75篇
综合类   1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Deaths occurring due to rattlesnake envenomization are extremely rare and must be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in the same manner as any other type of death. Our research presents the case of an adult white male who suffered a fatal timber rattlesnake (Crotalus horridus) envenomation in northwest Florida in 2018.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decedent's heart and vasculature of the chest and sent for serum proteomic analysis. Serum proteomic analysis was utilized in order to identify proteins from timber rattlesnake (C. horridus) found within the victim's blood.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presence of timber rattlesnake venom within the victim's blood allows the forensic pathologist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death most accurately and likewise, assists with the manner of death determination. Blood samples were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 one with the abundant endogenous proteins depleted to facilitate detection of lower abundant proteins and one undepleted. In the depleted sample, a total of 712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with 47 of the proteins (6.6%) occurring originating from timber rattlesnake (C. horridus). Likewise, a total of 742 protein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undepleted sample, with 52 of the proteins (7.0%) occurring in timber rattlesnake (C. horridus). No timber rattlesnake (C. horridus) proteins were found in control human serum.  相似文献   
102.
创伤性脑损伤是世界上导致死亡及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损伤情况。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可作为颅脑损伤的生物学标记物,其表达变化规律、峰值出现时间,与创伤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损伤时间的推断密切相关,对于法医病理学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表达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采用激光扫描深度图像法和CT影像法,制作颅骨模型,并建立无身源颅骨模型数据库。方法收集各省(区)送检的59例无身源颅骨样本,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颅骨深度图像的采集;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颅骨断层影像数据的采集。分别经处理后建立颅骨三维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数字颅骨模型的实体复制。建立具有颅骨信息查询和三维模型显示的无身源颅骨模型数据库。结果采用深度图像法可以获得颅骨的外表面模型,且通过调整扫描仪的参数使细节特征更清晰。采用CT断层影像法可以重建颅骨的内、外部结构,且对于牙齿具有更好的重建结果。建立数据库并将59例无身源颅骨样本信息和三维模型纳入数据库。结论三维建模和3D打印技术可实现对颅骨的重建和模型复制。无身源颅骨数据库的构建,可实现存储和管理颅骨样本的各类信息和三维数据,有助于查询和信息共享,对法医学实践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急性乙醇中毒大鼠脑皮质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乙醇对神经细胞损害的机制。方法用50%乙醇溶液灌胃方法制作大鼠急性乙醇中毒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大鼠急性乙醇中毒后1 h、3 h、6 h、12 h脑皮质内α-syn和caspase-3的表达。测定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值,分析其变化趋势,并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急性乙醇中毒组大鼠脑皮质α-syn染色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值均呈上升趋势,6 h达到峰值,12 h略有下降,但仍高于1 h、3 h组。中毒后12 h以内,大鼠脑皮质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和平均光密度值均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急性乙醇中毒后脑水肿、缺氧引起α-syn异常聚集可能参与乙醇中毒后早期神经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05.
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询原癌基因c fos蛋白产物在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病理形态学改变。用SD大白鼠建立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 ,3 2只大鼠分为正常、缺血对照组与缺血再灌流组。心脏标本经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发现 :在缺血 3 0min再灌流 3 0min后 ,再灌流区心肌细胞有部分细胞核 ( 3 7 76%± 9 66% )呈弱阳性着色 ,而在缺血 60min再灌流 3 0min后 ,心肌细胞核 ( 4 0 3 4 %± 3 3 2 % )呈棕褐色阳性染色 ,但正常和单纯缺血组心肌细胞核未见有阳性反应 ;HE染色无明显改变。提示c fos蛋白免疫组化对显示实验性心肌早期缺血再灌流损伤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6.
参考已发表的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ORF5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覆盖完整ORF5基因区段的引物,克隆了PRRSV NX/HY株的ORF5基因(登录号为EU600287),并进行了序列比较.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栽体pGEX-6P-1中,构建了融合表达质粒pGEX-6P-1-5并转化BL21,对表达蛋白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NX/HY分离株ORF5基因与PRRSV JX1、CH-la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2%和95.2%,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5%和92.5%;层析扫描分析显示,目的蛋白的含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30%,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GP5蛋白的表达为建立相应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7.
3G预期下的移动市场结构必定是三个寡头的竞争,在这种条件下,传统NPV和实物期权方法由于没有考虑竞争对手策略互动的影响,而不适用于3G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因此,在分析3G项目投资期权价值和博弈特征基础上,利用带跳的几何布朗运动来模拟市场不确定性和技术进步、政府规制等非市场不确定因素,从而确定领先者和追随者的价值函数及临界值,构建领先者和追随者的双寡头期权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108.
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Tsserpin)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从旋毛虫肌幼虫提取总RNA,应用RT-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后连接到表达质粒载体pET30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Tsserpin,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经PCR、限制性酶切分析及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以IPTG进行了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表达产物纯化后用Western-blotting鉴定Tsserpin重组蛋白的抗原性。PCR与酶切鉴定结果显示,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0a-Tsserpin与预期结果一致。测序结果表明,插入片段为1122bp,编码373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旋毛虫Tsserpin基因的相似性为99%。含有pET30a-Tsserpin重组表达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后得到了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表达产物的分子质量约为48.5ku,而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Tsserpin重组蛋白可以被旋毛虫感染猪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以作为猪旋毛虫病免疫诊断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09.
应用RT-PCR技术扩增柔嫩艾美耳球虫哈尔滨株子孢子表面抗原3-1E基因,再克隆至质粒载体pMD18-T中,获得重组质粒pMD18-T-3-1E,采用EcoR I+Hind III双酶切法及PCR扩增鉴定正确后,将3-1E基因cDNA目的片段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32a-3-1E,用EcoR I+Hind III双酶切法及DNA测序证明cDNA序列完全正确.表达蛋白的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与预期大小(36.47 ku)一致,为可溶性表达.对诱导时间以及IPTG浓度的优化结果表明,当诱导6 h且IPTG浓度在0.8 mmol/L时表达量最大.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蛋白可被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鸡的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将重组3-1E蛋白纯化后分为肌注蛋白组和肌注蛋白加弗氏完全佐剂组免疫AA鸡,通过计算抗球虫指数检测其保护力.结果显示,肌注重组蛋白组与肌注重组蛋白加弗氏完全佐剂组均能刺激鸡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产生有力的保护,其中后者优于前者,表明该重组3-1E蛋白具有研制成亚单位疫苗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0.
将西尼罗河病毒(WNV)的主要免疫原性基因prME插入HIV-1慢病毒载体pHR中,构建了转移质粒pHR-WNV/prME。在脂质体介导下,将该质粒与p△8.2、pVSV/G共转染293T细胞,48h后收获细胞上清。将上清转导正常的293T细胞,通过报告基因荧光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结果表明,利用HIV-1慢病毒载体系统包装得到了假型病毒,可以高效转导293T细胞,并实现了WNVprME基因在被转导细胞中的表达,从而为基于慢病毒载体的WNV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