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42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4篇
法律   149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150篇
综合类   29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当前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其干扰了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政治成因提出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2.
樊莹 《外交评论》2002,32(1):30-3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由中国总理朱镕基首倡并得到了许多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这一倡议的提出有着深刻而复杂的背景。中国与东盟同属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要使自由贸易区最终由理念变成现实,还必须逾越区内国家发展差异巨大、社会制度迥异、民族心态复杂等障碍。  相似文献   
53.
不确定性与安全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确定性是安全困境命题中一个最核心的构成要素。面对东盟国家对中国崛起后如何行动的不确定性 ,中国采取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的举动 ,这对于减少双方安全关系中的不确定性 ,缓解已经开始形成的安全困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青 《思想战线》2000,26(5):73-77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关系特别是贸易和投资关系,自1967年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间出现过波动.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和双边政治关系的改善,经济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是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相互投资、区域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各种渠道协调相互关系,相互给予优惠贸易安排,加强区域合作,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领域的合作,以促进双边的贸易和投资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5.
从农村基层社区正式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模式实地调查来看,农村社区组织对社区的整体社会生活承担着一种综合的、非专门化的角色功能;农村社区组织在处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与社区成员的关系时,采取的是制度行动与非制度行动相结合和"综合目标导向之下"的博弈均衡策略.同时,由于国家权力在农村基层社区的退却,改变了社区组织角色的功能定位与扮演的原有模式,虽然增强了基层社区自治与自主的权利,却也带来了资源分散、社区动员困难、失控或脱节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6.
从“国际经济政治化”角度看日本对东盟的经济援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在二战后对东南亚国家实施的经济援助除了商业上的动机外 ,还带有很强的战略性。日本在战后对东盟国家的经济援助分 3个阶段 :第 1阶段是从战后初期到上世纪的 6 0年代末 ,日本对东盟经济援助处于初始阶段 ,这一时期经济援助的经济意义占很大比重 ,但也含有一定的政治含义 ,且比较隐蔽 ;第 2阶段是从上世纪70年代的“福田主义”的出笼到贯穿整个 80年代的“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这一阶段日本在外交上倾向独立 ,对东盟经济援助的政治化开始显现 ;第 3阶段是从冷战结束到现在 ,这个阶段日本对东盟经济援助的政治意图明显 ,直接服务于其政治大国战略。  相似文献   
57.
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 --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是东盟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为东盟的组织特点和决策风格,即"东盟方式".东盟方式强调组织方式和决策的非正式性、非对抗性和协商一致精神,这种意识来源于印尼爪哇农村的决策传统,成型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行为互动,强化于东盟对柬埔寨问题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58.
"9·11"事件后东盟反恐合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雪峰 《东南亚研究》2003,(3):23-25,32
"9·11"事件后,为了配合美国在全球反恐的战略需要,以及出于东盟自身反恐和寻求安全的需要出发,东盟成员国之间,东盟与美、中、澳等大国之间,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恐合作.但由于受到宗教、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东盟联合反恐成效不明显.本文主要分析"9·11"事件后美国与东盟反恐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9.
作为外来词,"社区警务"是意涵丰富的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它既是一种警察哲学、警务理念、警务战略,又是警务运行模式和操作方法.新中国的警务具有"社区警务"的所有属性,是一种典型的社区警务形式,不能因不具其"名"而抹杀其"实".新中国的警务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国体和政体所决定的一种理性的历史选择.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区警务的母体;群众路线是社区警务的依据和灵魂;单位制度和单位社会形态是社区警务的适宜土壤;社区警务符合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社区警务是物质资源相对匮乏条件下最为经济的警务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60.
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在政策保障、人员、经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资源调度平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社区矫正志愿者协会为核心,以国家财政资金和社会捐助资金为保障,以三类志愿者为基础,有助于实现志愿者资源的最优化配套.在调度平台的构建过程中,通过消除影响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的外部和内部不利因素,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有利于促进社区矫正志愿者服务工作在中国的深入开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