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75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92篇
综合类   18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和谐侦查的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侦查是指权力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和社会许容度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侦查语境指的是侦查存在和运行的外部环境。和谐侦查的实现应以相关语境为依托,汲取语境的合理内核,相辅相成。其现实语境应涵盖以人为本的政治语境,正义实现的法律语境,探求真实的哲学语境。和谐侦查的构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侦查所应有的各项理性规则与程序,侦查所面临的评价标准等等,仍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2.
需要一种中介和桥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工会的具体实践连接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与工会学、劳动关系学等具体的有关工人阶级和工会的社会科学连接起来。劳动哲学就是这样一种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23.
法律解释(学)的理据、概念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赟 《法律科学》2010,(4):32-39
法律解释学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受到种种质疑(如它可能导致法治的消解),而法律解释学界迄今似乎并未有力地回应这些质疑。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法律解释学本身还没能清楚地解决如下一些问题:它的理论依据似乎游移于传统解释学与哲学解释学之间;它对“解释”的解释并不清晰,因为当前的法律解释学似乎没能意识到解释其实同时是方法、存在并且还具有哲学研究的属性;它一定程度上无视法律解释学与法律解释之间的互渗、纠缠,这种无视反过来又模糊了它对自身的定位;等等。可以说,只有当法律解释学厘清了上述问题,才可能较好地回应当前的诸种质疑,进而证立其自身的必要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24.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文章从实践本体论出发,指出在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给予实践“本体论”的地位,所以引起了理论与教学的混乱。文章从时代主题、理论创新、教学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提出应在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上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并把“实践”的观点深入贯彻到各个部分。  相似文献   
25.
自上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法与神经科学研究以神经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研究与法律有关的广泛问题,具体涉及证据、刑法、民法、神经伦理学、法律决策和神经经济学等重叠交叉的应用领域。认知理论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促成该领域的兴盛。从未来的发展看,法学作为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必要吸收来自于认知科学领域的知识。概念层级理论有助于说明学科及其概念之间的关系:认知科学与法不等于法学与认知科学母学科的直接结合;认知法学的实质是认知路径的跨学科法学研究;法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是认知科学与法研究这一领域中的子领域。  相似文献   
2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wo modalities of law, depicted spatially as the vertical and the horizontal. The intellectual background for seeing law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s is to be found in much socio-legal scholarship. These approaches have challenged the modernist, legal positivist and essentially vertical view of law as a system of imperatives emanating from a hierarchically superior source such as a sovereign. In keeping with the socio-legal critical tradition, but approaching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philosophy, my aim is to address three matters. First, why is vertical law problematic for feminists? Second, what are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w in its horizontal register? Third, how is an appreciation of this ‘flat’ law useful for feminist leg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articular, I consider the ways in which feminist legal theory operating in 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can transgress, without transcending, the vertically determined perimeters of the nation state.  相似文献   
27.
经济人假设在公共领域的适用性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围绕经济人假设所产生的诸多争论,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这一理论假设的错误理解。本文认为,经济人假设作为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自由民主政治制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是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假设,它反映了人的社会选择和社会行动最原初的动力来自于人对自我利益的理性计算和理性追求。经济人假设既可以适用于人的经济行为取向的分析,同时与近代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关于人的动机模式的看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也可以扩展到经济领域之外,适用于对人的政治行为取向的分析。  相似文献   
2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作出过一系列的界定,这些界定之间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并体现着不断发展的关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对于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哲学要回归现实生活,这是当今时代的现实要求。但是,哲学回归现实生活,并不是与现实生活沆鲨一汽,而是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超越现实生活,这才是哲学的真正使命所在。操学是对生活的理论化观照,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阿谀。同化于现实的哲学,也许可以暂时置身于哲学之列,但终归没有生命力。只有超拔于现实,哲学才能成其为哲学。真正的哲学,正是在其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中保持着它与现实生活最真实最紧密的联系的。  相似文献   
30.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必须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充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 2 1世纪 ,新时期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坚持“与时俱进” ,推进理论创新 ,才能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 ,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