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7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351.
2006年是公安法制改革和发展非常有意义和有特点的一年,其中公安行政法制建设在实践、立法和理论研究等方面都取得重要进展,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建设,开始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352.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已不能满足秘密侦查实际需要,为规范和控制侦查权、保障人权,为履行国际义务、与国际接轨,必须对秘密侦查的适用原则、范围和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可采取两种立法方式:一是宪法和刑诉法授权侦查机关各自单独立法来规定秘密侦查行为;二是在刑诉法中将所有侦查机关的秘密侦查行为共同加以规定。同时,应明确规定秘密侦查行为的比例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审批原则;规定秘密侦查只能适用于重大复杂案件;规定秘密侦查的实施主体、批准主体和监督主体、实施期限和延长程序,以及秘密侦查记录的销毁制度;规定相对人的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353.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刑法立法的发展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40年间,我国刑法立法经历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世界刑法立法观念的趋同化和刑法立法制度的一体化是我国刑法立法发展的外部力量,而社会治安形势的变迁、法治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国民权利意识的提升是促进我国刑法立法发展的内部因素。在改革与开放的内外因素作用下,我国刑法立法经历了起步、扩张和完善的不同阶段,实现了刑法立法理念由注重秩序价值走向秩序与自由价值并重,刑法立法模式由分散走向统一,刑法立法内容由单一走向综合,刑法立法技术由粗疏走向精细。未来我国刑法立法应当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需要,坚持科学化和人道化的立法发展方向,不断推进刑法立法制度和措施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354.
我国现有的劳动立法对劳动合同法定必备条款的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将劳动基准强制立法内容规定为双方可以约定的内容;二是过分限制了双方可以自由约定的权利;三是相当部分条款的规定在立法上存在着重复与矛盾之处。这就要求立法者应当以尊重劳资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维护劳资伦理合作关系、在平衡和保护双方利益关系及当事人正当权利的基础上适当向劳动者倾斜、明确劳动基准强制性立法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授权性立法内容之间的范围及其相互关系等为基本原则,重新设定劳动合同的法定必备条款。  相似文献   
355.
盗窃注重数额认定是对法律法规的限制性解释,会导致部分情节恶劣的盗窃未遂行为无法处罚。参照国外立法及其社会危害性,应取消对入室盗窃、携带凶器盗窃的数额限制。  相似文献   
356.
生态园林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是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目标.通过界定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法律法规的现状与不足,探索如何更好地健全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法律保障,对完善我国的环境法治应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57.
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际上对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已突破商标专用权的地域原则和注 册原则,要求成员国之间相互保护尚未在本国注册的外国商标,并扩大到非类似商品 及服务上,还在驰名商标对抗的要素上,除商标外,进一步涉及到厂商名称等商业标 记及域名。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在立法和执法方面都有所进展,但在商标注册、地 域范围、认定方式等问题上,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对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的目标、 途径都应加强研究,以期完善立法,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358.
唐代统治者总结了历代惩治贪官污吏的立法经验,对官吏贪赃枉法的 刑事责任不仅在立法上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如严密的防范措施,犯赃涉及的范围和量 刑幅度等,而且在司法上对犯赃官吏的处罚也相当严厉。唐律以立法形式整顿吏治, 缓和了阶级矛盾,提高了统治效能,促进了经济发展,使唐朝社会呈现出安定繁荣的 盛世局面,在我国封建法制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9.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一种建立在建构理性基础上的立法完善主义,即通过对国家立法的不断完备化努力来渐进式地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的改进.不完备法律理论揭示了法律由于人类理性的不及性而通常是不完备的现实,并指出在法律高度不完备状态下,需要在监管者和法院之间合理分配剩余立法权与执法权.根据这一理论,我国在尝试不断完备食品安全治理法律体系的同时,更应注重合理设计监管者与法庭之间关于食品安全剩余执法权的分配体系.由于食品安全市场不能同时兼备不完备法律理论下关于法院与监管者之间如何分配剩余立法权和执法权时所需要参照的标准化因素和预期负外部性效应强度两个条件,因此我国食品安全治理只能综合利用监管者与法院这两种力量,实现剩余执法权的二元互动分配.  相似文献   
360.
教育公平一直以来是中国公共管理领域重点讨论的话题。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和教育服务的不充分与不对等是造成教育不公的主要原因。以2005年湘南H区义务教育状况为样本,运用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教育财政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三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地方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的状况及其原因。由于长期实行城市偏向的教育政策和重点校制度,形成了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以及"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天壤之别,从而导致了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和公共教育的不平等。因此,要最终促进公共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必须纠正原有的政策偏差,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确保农村教育投入的优先性;必须打破原有办学特权,实现办学点和生源的均衡配置;必须实施鼓励和优惠政策,避免城乡教育"马太效应"的持续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