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17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2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为积极应对和解决校园性侵犯的问题,研究不能停留在案例剖析和防范措施等现象和技术层面,而要加强学理及法理上的反思。在学理方面,国外和台湾的研究具有借鉴价值。从立法方面看,校园性侵犯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又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其立法还需要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62.
我国商事登记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事登记制度在我国设立多年。我国商事登记立法中存在诸多缺陷,如商事登记立法之间存在冲突,立法形式分散,法出多门等等,为此,应实行公私法分离立法模式,统一完善商事登记制度等措施,以完善我国商事登记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63.
农村合作基金会缘起于农村社区对生产资金的需要及现行农村金融系统不能予以充分满足的合力。农村合作基金会在运行中的失误曾造成农村金融体系的振荡 ,但其主要原因并非源于该制度设计本身 ,反而恰恰是其运行背离该制度设计的结果。因之 ,我们对农村合作基金会不能因噎废食 ,简单地取缔了事 ,而更应该使该制度周详、完善 ,以规范、矫正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运行 ,达成设立该制度的初衷。  相似文献   
64.
一、引言 教育评估工作的核心是建立评估模型。最为人们熟知 的评估模型是评估指标加权平均综合模型。这些属性从不 同侧面反映了评估对象的不同特征。而这些特征往往又带 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将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教育评 估中,一方面可以利用它的模糊推理功能,实现教育  相似文献   
65.
我国刑法学界有观点认为,依照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能够直接推论出,刑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也必须遵循“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否则便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这是不符合逻辑的。解决此问题应当遵循逻辑原则。刑法原则、规则的适用范围不应扩张至其逻辑倾向衰竭的场合,在其逻辑倾向强烈且没有衰弱的时候应当受到尊重而不宜被强行扭曲。在我国,刑法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判例均不属于刑法的渊源,不受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限制。相反,刑法解释具有与解释文本即刑法同步的时间效力。  相似文献   
66.
和谐社会呼唤立法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粟丹 《法学论坛》2006,21(6):22-27
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协调好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当前我国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立法上的权利义务分配不均。只有立法贯彻普遍平等的原则,赋予每个人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做到立法平等,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利益趋于均衡,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7.
地方立法质量提高的分析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地方立法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在价值取向、科学性、协调性、立法技术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立法观念落后。应树立立法的科学观念:以权利本位为主导价值取向,强化专家在立法中的实质性作用,提高民主化程度。  相似文献   
68.
根据我国物权立法和产权改革的实践 ,以及法和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国家所有权在主体、客体、行使和立法模式选择几个方面都有其特性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权法及其相关所有权立法中存在着重要价值、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9.
本文分类简介了陕西省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的发展,内容主要取自即将出版的《陕西当代教育史》。一是供读者简要了解陕西当代教育的发展状况,二是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70.
当下诸多被救助者诬告讹诈救助者事件背后,无不折射出单纯中华传统道德诉求已经不能协调社会的健康发展。当道德软性约束作用无法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法律制度建设方面惩罚诬告讹诈者成为必要。然现代"讹诈有罚"并非简单的惩恶扬善呼吁,也并非中国古代"诬告反坐"的直接过渡与顺承。立法惩罚诬告者还需从制度渊源、现行体制、证据认定、责任承担、惩罚措施等多方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