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82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7篇
法律   9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39篇
政治理论   116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51.
王宠惠是国民党元老、著名法学家和外交家,抗战时期任外交部部长和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是蒋介石的首席外交顾问,陪同蒋介石出席了开罗会议,拟订了朝鲜独立和中国在朝鲜独立问题上的各种行动方案,殚精竭虑促使国际社会承认朝鲜独立,为战后朝鲜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2.
康健佳 《学理论》2012,(6):78-80
日本社会于近代自上而下发生了质变,朝资本主义方向全面西化,其公民教育方面也不例外。从分析日本公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展开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来深入了解日本的公民教育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3.
明治前期日本教育中儒教主义的展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79年明治天皇下达的《教学大旨》标志着儒教主义的复活。《教学大旨》下达之初虽遭遇来自以伊藤博文为主导的政府的抵制,但以明治天皇和元田永孚为代表的宫廷势力仍通过各种渠道和措施积极致力于儒教主义教育理念的具体化。明治十四年政变以后,明治政府也开始转到儒教主义路线来。儒教主义不仅作为一场德育运动成为明治日本教育上的独立阶段,而且形成了日本的教育政策主体或教育领导权的宫府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54.
2010年12月17日,日本新一期《防卫计划大纲》正式出台。作为指导日本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大纲将设定未来10年自卫队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前几份防卫大纲相比,新大纲在防卫构想、防卫重点、防卫力量建设等方面均做出了较大调整,有着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日本的防卫政策走向,其变化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55.
1941年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同时,开始对东南亚地区实行贸易统制政策,采取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军队和企业具体实施的方针,通过滥发军票等方式,以较低的价格进口东南亚各地的重要资源。日本的贸易统制政策虽然在短期内使日本与东南亚各地之间的贸易急剧增长,但却严重破坏了东南亚各地的产业结构和对外贸易,给东南亚各国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56.
世界近代华侨教育起源于日本,这与当时中国国内外的形势,日本华侨社会状况紧密相关。本文探讨了19世纪初20世纪末日本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起源,分析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并阐述了该时期日本近代华侨教育形成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57.
事实的错误是日本刑法理论中关于“错误论”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虽然中日两国的法律制度相差较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日本刑法解释者是怎样平衡司法与立法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事实错误的三种学说,即具体的符合说、法定符合说和抽象符合说,并对日本的事实错误理论进行了简单的评析。  相似文献   
58.
Research on procedural justice has provided ample evidence that people are concerned not only with the outcome of disputes but also with the fairness of the procedures used to resolve disputes.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ies exa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procedural justice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is study tests the generality of the procedural justice model by exa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fair procedures to people in a non-Western country, Japan.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meaning of a fair procedure from a legal perspective. Past studies have drawn the procedural justice criteria considered from social psychology. We examine several additional criteria derived from the legal concept of due process of law.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ir procedures are more important to subjects than fair outcomes in both a traffic accident dispute and a breach of contract case. Furthermore, across both types of disputes, fairness concern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nonfairness concern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findings from studies conduc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A new finding that emerges from the study is that the clarity with which a procedure is formulated and presented is a strong determinant of procedural justice judgments.  相似文献   
59.
中、日、韩农产品贸易争端分析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 ,中、日、韩 3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领域进一步扩大 ,同时其贸易争端也与日俱增。尤其是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双边贸易摩擦日益加剧。面对中、日、韩 3国农产品贸易形势的新变化 ,中国应当审时度势 ,加快农业技术引进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从而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并采取各种灵活的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 ,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60.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就清醒地认识到翻译具有启迪思想、沟通文化的作用。他的翻译作品为传播被压迫民族的反抗之声、启迪国人思想作出了很大贡献。鲁迅这一阶段的翻译以间接翻译为主。这种根据中介本进行翻译的移译经历为其日后翻译路径观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