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4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0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1篇
法律   638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40篇
综合类   67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质疑"以事实为根据"的若干论说本身就经不起质疑.案件事实是一个没有被界定清楚的模糊概念,它不仅指客观事实,也可指确证事实和法律事实.客观事实在诉讼中不可把握,但导源于它的确证事实和法律事实具有可操作性."以事实为根据"是支持法治的原则,我们应当在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它.  相似文献   
992.
黄冠颖 《外交评论》2005,(4):101-104
国际习惯的普遍的拘束力并非绝对的,在实践中,国家可以适用"坚持反对者学说",通过持续反对来排除某个正在形成的国家习惯的适用.适用该学说必须满足一些规则,例如反对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提出等等.该学说以"默示同意说"为理论基础,本文认为从该理论基础出发,该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国维护本国主权和国家利益是有积极作用的.  相似文献   
993.
“孟中印缅”地区合作机制:推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中印缅论坛"已走过五年的探索历程,现已开始步入实质性阶段.随着相关国家经贸合作水平的提高和对区域机制建设的共识日益增强,该机制已逐渐由学术主导的"二轨"层面向政府决策和可行性操作的"一轨"层面靠拢.中国云南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与孟加拉国的经贸和通道建设合作为该机制提供了动力,印度的该地区跨国经济合作的认知也在发生积极的转变,并且该机制业已同其它地区、次区域经济合作产生互动关联.尽管如此,该机制的运作和深化仍面对某些不可忽视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4.
杨雷 《东北亚论坛》2021,30(1):115-126
中俄所提出的两大倡议分别代表了各自在国际制度竞争有所加剧背景下的本国利益需求。二者都以拓宽欧亚经济合作渠道为首要目标,但是它们在原则、方向、手段等方面的差异是相互关系的不利因素。为了协调国际规则的制定,中俄确定对接两大倡议。一方面,中俄两国希望通过制度合作制衡美国霸权;另一方面,中俄在欧亚地区的一致性和冲突性并存,双方需要一个协调关系的制度框架。中俄两国既有以制度合作在国际体系层面应对美国压力的意图,也希望在地区范围内协调彼此关系。两大倡议的对接将增强国际社会新兴力量在国际制度体系构建和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化解中俄双方潜在的矛盾,推动欧亚区域合作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5.
李孝天 《国际展望》2021,(3):96-118,156,157
作为新地区主义的一种实践形式,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不断发展。上海合作组织坚持以“不干涉内政”原则为核心的主权规范,遵循“国家主义”发展路径。扩员之前,在应对安集延事件、吉尔吉斯斯坦政局动荡等地区安全与政治挑战的过程中,上海合作组织确立了以中亚为地缘安全中心的地区定位。在开展各领域合作的进程中,上海合作组织秉持协商一致的原则,其内部形成了“大国引领、中小国家平等参与”的合作格局。扩员之后,上海合作组织继续遵循“国家主义”发展路径,但其地区定位与内部合作格局出现了新变化。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使中亚的地缘安全中心地位相对下降,以中亚为重心、南亚为重要延伸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新的地区定位。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加入,还增加了上海合作组织内部合作格局的复杂性,使“大国引领”的合作格局面临深刻转型,“中小国家平等参与”的合作格局也在发生演变。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处于发展转型的十字路口,其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996.
打防"两抢"犯罪的三个难点以及队所的职责分工,决定了队所之间必须加强协作.公安机关在队所协作机制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部分成功经验,但是也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公安机关要以打防"两抢"犯罪为契机,以有效遏制"两抢"犯罪发案势头和减少"两抢"犯罪为目标,逐步完善队所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997.
吕昭义 《东南亚》2009,(4):37-42
印度东北地区是印度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也是与印度内地联系薄弱的边疆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印度提出“东向政策”以后,印度政府对这一地区的发展战略逐步走向开放。但由于该地区的特定历史、地缘政治、民族文化等因素,印度对发展该地区存在诸多疑虑,如何增进互信、开展沟通与合作是云南省与印度东北部开展合作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98.
2009年10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广西社会科学院、东盟智库网络、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2009”在广西南宁举行。会议主题是“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中国与东南亚”,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展开对话,专家学者就中国与东盟关系和东亚地区合作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了许多具有战略性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论坛部分专家的论文和会议报告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99.
论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的有效性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普京执政以来转轨顺利,经济发展迅速.这是因为普京政府在转轨方式选择上符合俄罗斯的国情与传统,经济转轨战略规划上详尽明确,政府调控上有力而适度,法制建设方面适时且到位.同时,政府的权威使得各项措施执行有力,多元思想的统一为民众对于政府决策实施的支持提供了思想保证.所有这一切使得普京政府在俄经济转轨过程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环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国际政治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制定内、外政策的依据,更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东北亚国际政治环境对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东北亚这一区域正在经历全球体系中发生的三项重大变革:即,全球化、现代化与国际体系力量核心的转移。这些变革直接影响到区域内的国家之间的关系及其地区内的格局。其中,全球化、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的演变对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