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篇
  免费   515篇
各国政治   117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73篇
法律   1197篇
中国共产党   199篇
中国政治   181篇
政治理论   573篇
综合类   34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352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认真总结这些宝贵经验,对于更好地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是近代中国人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研究李大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行为,搞清楚李大钊为什么认同马克思主义,怎样认同马克思主义,以及认同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从主体和感性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的全面兴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黄骏 《桂海论丛》2011,27(2):12-16
中越两国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本国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两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中,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各自鲜明的特色。对两国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进行比较研究,既有利于在理论上拓宽马克思主义本土创新的研究视野,促进中越两国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也有利于正确认识并更好地应对当前中越两国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创新在实践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9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只有正确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找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才能更加顺利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5.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wo groups of Southern Cone exiles' communities, Chileans and Argentineans, choosing to settle down in an atypical destinatio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estimating som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findings, the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ways these communities settle down, remember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olitics, maintain their connection with exiled fellow‐countrymen worldwide and perceive their national identity. By relying on an empirical, single‐case perspective, with no theoretical ambitions to extrapolate its conclusions to other contex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the exile and diaspora categories changes when applied to these two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96.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构建和谐文化,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面对当今时代潮流和中国社会实际,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必须坚持以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相似文献   
97.
要将美的事物转化为广大劳动者自觉追求的理想理念,就必须把社会生产实践与审美教育很好地统一起来。掌握审美心理建构与劳动者体征特点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前提条件。通过厘清生产劳动与审美教育的差别联系,才能不断挖掘生产劳动中的美学意蕴和尊重劳动者的审美感受,继而在实践中锻造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最终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8.
鸦片战争代表着"中国"历史的中断,鸦片战争后"天下"为"世界"所取代,"中国"史融入了"世界"史。从这一语境中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我们提出和回答四个关键问题:中国近代是谁的"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哪种意义上的"科学"。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构成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  相似文献   
99.
共产国际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解放理论,实现了妇女运动严格的组织化和制度化,这些措施保证了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方向和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女性群体的特殊利益,制约了妇女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目标、主体、方法、保障、反馈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带有规律性的模式。其中目标是出发点和归宿;主体是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方法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保障是实现目标的重要环节;反馈是大众化工作评价和改进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