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6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明清以来形成的江南文化以诗性精神为内核,由物质文化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和审美文化资源构成,主要类型有古镇文化资源、农桑文化资源、饮食文化资源、都市文化资源、工业文化资源、运河文化资源、园林和戏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已经成为江南地区再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江南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和价值研究,探索其在城市化和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  相似文献   
12.
夜郎国是贵州历史上上承牂牁下启黔中的重要政权。商燕南飞、庄蹻西进、唐蒙出使夜郎,是认识夜郎国的重要环节。夜郎稻作文化、酒文化、竹文化、丹砂文化、桃源文化等博大精深,夜郎文化研究刚刚起步。夜郎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作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文化多元,既有底蕴深厚的古齐文化和薪火相传的革命文化,又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和神奇独特的生态文化,更有沿渤海湾,富有鱼盐之利的海洋文化,以及艰苦创业的石油文化,这些多元文化可以归纳为特色鲜明的四色文化。把积极打造“四色文化”作为黄河三角洲旅游开发的长远定位和目标,用文化的理念和目光推动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完善等,将会增强区域旅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大湄公河次地区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湄公河次地区(GMS)合作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相关国家及省区之间的地区性合作机制,是东南亚乃至东亚范围之内地区主义发展的一种表现。本文在简要介绍有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从国家和市场这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GMS的特点及其定位进行分析,然后重点讨论了GMS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文章认为,国家和市场的作用及其互动,直接决定和制约着GMS的性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珲春开放十年之际,对图们江地区中俄朝三国经济区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具有回顾与展望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协调竞争规则: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竞争是主权国家内的区域经济竞争 ,但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 ,由于市场利益主体和竞争主体的特殊性 ,导致竞争的行政行为扭曲和资源配置、使用的社会高成本。必须借鉴欧共体创建和欧盟运行的经验 ,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指导下 ,协调相关地区的竞争规则 ,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竞争不断加剧的条件下,区域的制度竞争力已经成为决定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结成的大珠三角区域,共同建构学习型区域,相互进行制度的模仿、学习,进而走向制度的协调和制度的融合,这是缩小区域制度落差,提升区域整体制度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先秦到汉唐,杨柳在北方的分布十分普遍,其文化表现也以北方为主.中晚唐以来,杨柳意象则明显南方化,逐步成为江南风景和文化的典型象征.这一历史转变与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整体衰退,社会经济、文化重心的南北转移,杨柳自身的品种结构变化密切相关.作为江南意象的杨柳,包含着物华饶美、水乡清柔、风俗奢乐等多重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特区到开发新区再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过程是从争取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到争取国家给予发展自由度的过程。吉林省资源丰富,但经济社会发展中却没有亮点,缺乏超常规发展的契机。因此,在国家将实行更加宽松的政策和更大的自由度来发展试验区的形势下,吉林省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此作为区域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外产业转移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广东西翼城市茂名迎来了发展的重大机遇期。然而茂名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既存在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把握住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茂名必须利用资源优势,巩固品牌优势,培育潜在优势,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