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6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杨德才 《中国发展》2010,10(6):70-75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又主要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主体的自主创新。在所有影响自主创新的众多因素中,制度创新及其安排又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任何一个社会要想促进自主创新的大量出现,促进生产力因自主创新而爆发出的巨大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是制度创新决定着自主创新,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62.
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法律措施实施五年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在建设生态和谐社会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生态法律概念——湘江长株潭段生态经济带,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措施。但是,这些法律措施实施五年来却进展很小。或许,管理者已将重点转移到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建设上来。建议管理者继续坚持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并将范围扩大到整个湘江流域。  相似文献   
63.
张崇旺 《中国发展》2010,10(6):28-33
该文对明清时期安徽淮域蚕丝业的变迁、官府对蚕丝业的推广及其效果、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振兴皖北经济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64.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模式评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已经成为历史.在新的世纪,大珠三角将面临新一轮的产业合作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论文回顾了珠三角经济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总结和评析了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新时期珠港之间的发展战略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人才开发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本文全面地分析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四大趋势,即从单向流动向双向流动转变、从刚性流动向柔性流动转变、从行政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从单赢思维向多赢思维转变。最后,笔者还指出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树立人才共享理念、破除人才流动壁垒以及如何围绕经济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66.
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领先发展的四个优势,并居于基础性地位,具有先行带动的示范作用以及向心力与凝聚力的作用。同时,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也存在四个主要制约因素,影响它进一步快速发展。对此,提出了加大研究力度、创新发展模式、完善经济一体化组织机制体系、加快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步伐、着力多渠道、多形式、多手段融资等五项具体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7.
全面推进河长制,是解决我国复杂的河流治理问题的重大制度创新,更是推进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实证案例调研,认为河长制通过契约治理机制实现权力和责任的制度化分配,依托组织结构框架,将党政体制嵌入到河长制的组织设计,通过激励问责机制,实现治理责任和治理效率的诱因倒逼。河长制的治理逻辑可以概括为通过流域公共治理权责的制度化配置,调动多层级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形成高层党政部门立治、具体职能部门施治、基层群众和社会力量参治的制度化激励。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河长制把中国特色国家治理制度的组织优势开发出来,建构出用国家制度激励各方的积极性治理体制,这就超越了学术界一直以来存在的“压力型体制”理论惯性思维。  相似文献   
68.
陈东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5):110-115
岷江上游自古是一条民族迁徙通道,在公元3~6世纪有不少胡人入据这一区域且十分活跃,但目前学术界对岷江上游的胡人活动的史实尚重视不够。本文通过对相关史籍记载的分析,系统梳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人在岷江上游地区的活动,认为胡人的入据对当时沟通西域与南朝陆路交往的"岷江道"的开拓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中国和谐社会构建需要楷模,长江三角洲地区具备成为楷模的区位、基础和人文等条件和优势,本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政策陆探讨。  相似文献   
70.
黄河三角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悠久文化底蕴与古老文化传统的地域文化,既有其自身的文化发展序列,又有着厚重的儒学文化底蕴。孝道、仁德、和谐等儒学文化的核心内涵,构成黄河三角洲文化的基调与人文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