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21篇
综合类   10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钟飞腾  张帅 《外交评论》2020,(1):20-64,I0002,I0003
从2017年开始,国际舆论较为频繁地使用"债务陷阱外交"描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战略目的。从经济角度衡量,中国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贷款条件并不苛刻,且在中国推出"一带一路"之前,大量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负担就已经出现明显增长趋势,并不存在"一带一路"引发系统性"债务陷阱"的问题。因此,"债务陷阱外交"论缺乏经济基础。进而可以发现,东道国及其所处的地区政治环境在"债务陷阱外交"论产生与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地区环境与国内政治选举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通过比较案例研究分析了"债务陷阱外交"论在典型国家出现、传播与发挥影响的机制。"一带一路"项目往往与东道国执政者"政治捆绑",国内权力更迭导致的国家发展战略变动,为该国政府改变自身对"一带一路"的政策选择创造了空间,其所处的地区政治环境也显著影响政策变化的幅度。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时,既要与东道国进行双边互动,充分重视东道国国内不同力量的博弈,也要注意到沿线国家所处地区政治环境对该国能否持续参与"一带一路"构成制约。我们需要以一种更加多维的视角进行思考,超越传统的紧盯美国的对外政策模式,为"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营造更加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42.
“一带一路”对中国外交新理念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化解美国旨在遏制中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哲学层面,习近平主席提出以"和谐、和睦与和平"为核心内容的外交新理念;在战略层面,提出实现"亚太梦"与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的长远目标;在政策实践层面,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构想。"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可以使多元化、多样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相互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实现利益共享,扩大共同安全,推进合作安全,促进发展安全,增进可持续安全。  相似文献   
43.
ABSTRACT

Military obsolescence affects the capability of all militaries as it relates to serviceability and performance when countering potential opponents, and more specifically in the case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lacking strong indigenous defence industries. The gradual nature of this military concern has not been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 contrast to military modernis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nthetic framework composed of several indicators to examine military obsolescence. Vietnam has been selecte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ramework for its large number of Cold War legacies and the strategic pressure from China. Hanoi's ageing assets would undermine its position vis-à-vis Beijing, and its defence investment policies face the dilemma of choosing to spend more on naval and aerial power, or ameliorating its army which is technologically lacking compared to its Chinese counterpart.  相似文献   
44.
The article is a study of managing interstate relations via ambiguity and secrecy. At the focal point of the article is the different constitutive logic of domestic politics and diplomacy in conceiving and managing social reality; with the former implying the notion of community and the latter separateness – the difference that allows for diplomatic conduct to rely on tacit agreements and ambiguity for managing contradictory ‘truth claims’, as China and Japan did in the case of the Ryukyu and later the Senkaku Islands. Such successful management is conditional on the parties' ability to control domestic narratives avoiding contradictions in their ‘truth claims’ becoming too blatant. Yet, modern technologies increasingly undermine states' capacities for this. The leaking on YouTube of the collision of a Chinese trawler with the ship of the Japanese Coast Guard in 2010 offers a perfect example. The incident aggravated the conflict and triggered intense debates on secrecy in Japan.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arguing that once ambiguity and tacit agreements break down, leaders should turn to their public – recognize that noisy nationalist are frequently but a minority – and attempt to renegotiate ‘truth claims’ domestically to create the basis for a compromise.  相似文献   
45.
缅甸军人与政治关系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从1948年1月4日独立至今的68年间,缅甸军人直接掌权或由其扶持的政党执政的时间共约56年。2015年11月8日,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获得压倒性胜利,军方扶持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惨败。2016年3月30日,民盟资深成员吴廷觉总统领导的新政府宣誓就职,取代退役将领吴登盛领导的巩发党政府。缅甸军人长期直接或间接执政的历史暂告结束,这是缅甸民主转型的里程碑。但依照缅甸宪法,军人仍保留诸多权力,是与民盟政府并立的另一权力中心,军人与民盟政府关系好坏将是影响缅甸政治发展的关键因素。缅甸军人完全退出政治尚需时日,不排除其再度干政的可能。  相似文献   
46.
47.
重返国际社会是缅甸军政府近年来对外关系的重要目标。在 2 0 0 0年 ,缅甸军政府继续为此而努力 ,并保持了与中国、东盟的传统友好关系 ,与印度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俄、日等国关系有所恢复和发展 ,但与美国、欧盟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关系依然没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外交,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缅甸与我国山水相连,发展同缅甸的关系符合我国的对外政策,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中缅关系得以顺利稳步发展,是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的成功。  相似文献   
49.
黄遵宪作为晚清的著名外交家,为维护海外华侨的利益,加强海外华侨社会与祖国的联系,为清政府改变华侨政策等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黄遵宪深受广大华侨的爱戴,被誉为当时保护华侨利益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50.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影响国际格局走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并将引起世界各国外交领域的“气候变革”。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中国“领域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气候外交作为中国整体外交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优化对外战略布局的一项重要举措。认清形势并进行战略布局,积极开展气候外交,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更好地履行国际责任,也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