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47篇
各国政治   42篇
工人农民   119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4篇
法律   195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32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1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article examines Russia’s New Energy Policy (NEP) and its impact on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In contrast to analyses highlighting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for Russian resources, to the contrary it is argued here that greater cooperation among consumer states in Northeast Asia would be beneficial for Russia. Although the NEP has resulted in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foreign investors in Russian energy project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Moscow is interested in multi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energy sector because it would help diversify the regional energy market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ssian Far East and eastern Siberia.
Sergey SevastyanovEmail:

Sergey Sevastyanov   is a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a 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Centre of the Vladivostok State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Service (VSUES), Vladivostok, Russia. From 2003 till 2006 he served as VSUES Vice-President for International Programs. By training he is specialized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East Asia’s regionalism focusing on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odels in economics and security. At VSUES he teaches a study cours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for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operation. From August 2006 till May 2007 he was a Fulbright Professor teach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Louisville, Kentucky, USA. He holds a Ph.D in Political Science from the Moscow St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GIMO-University), Moscow, RF.  相似文献   
42.
东北振兴的过程,是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同时也是文化注入工业、文化经济的含量在社会生产结构中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过程。由于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存在着技术装备落后、产业结构"老化"等问题。与之相应,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文化观念等也存在"老化"现象。因而,东北文化产业的深度拓展,既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东北振兴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43.
洪大容和"古杭三才"的儒家"益者三友"思想,是东北亚文化交流的组织基础;以追求真正学问之道为文化取向;他们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为东北亚文化的发展和东北亚精神家园建设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影响。洪大容作为朝鲜的实学家在北学中国,接受西方文化中,确立了"学问的多元化",追求着自主意识,他为东北亚文化在朝鲜的个性发展所作的贡献恰恰丰富了东北亚文化的精神家园,并在历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东北亚各国各民族的自觉、自立、自信、自强一直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
奥运会历来是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体育盛会。它的影响早已远远超越体育的范畴,而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更广泛的领域产生着多方面深刻的影响。北京奥运会是继东京、汉城之后,亚洲国家主办的第三次夏季奥运会,意义非同寻常。这三次奥运会对东北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的巨大变迁。"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社会进步和人文素质的提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与创新特色,为世界奥运史和文明史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将使我国踏上蓬勃发展的历史新起点。  相似文献   
45.
建设东北亚跨国运输走廊的设想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瓶颈之一是跨国运输和国际物流服务 ,考虑到可操作性 ,因而建设跨国运输走廊和地区国际物流中心就有希望成为启动东北亚区域全面合作的切入点。其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整合“两纵两横”四条跨国走廊运输硬件设施 ,并构建跨国运输走廊有效运营的制度保障体系 ,同时建立“三大”国际物流中心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机制 ,这不仅可以彻底消除冷战留给东北亚的后遗症 ,而且有利于地区经济合作 ,实现经济互补 ,创造地区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46.
认识知识经济,应当深入了解知识的概念和知识经济的内涵。知识经济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改变了产业结构,是世界一体化经济。  相似文献   
47.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中的最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树立正确、先进的创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转变办学模式,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改革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重视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48.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成为我们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石家庄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是:以人为本,实施固本强基工程。需要进一步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是:创新机制,建好班子,育好干部,带好队伍,创新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9.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振兴实体经济,而产业工人队伍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12家企业以及6所职业院校的调研情况,发现当前产业工人在思想上存在职业自豪感不强、主人翁意识淡薄、学技能动力不足、建功新时代着力点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业工...  相似文献   
50.
公务员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目前的制度安排尚有缺陷,导致腐败成为“高收益低风险”行为。从微观经济学理论出发,建立成本——收益模型和公务员腐败——廉洁选择的决策树模型。通过制度创新,使腐败成为被查处概率极高、政治风险极大和经济成本极巨的行为。同时,提高公务员廉洁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