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88篇
法律   5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20篇
综合类   4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中亚里海国家具有相当的油气出口的潜力,并希望与我国加强油气资源及其他能源的开发、勘探与运输。这为我国发展与这些国家的能源合作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在里海油气的争夺与合作中,受美俄的能源战略和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应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高度,加强政府对中国石油企业与国家能源合作的宏观战略指导,并注意规避在合作中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2.
冷战使日本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作用提升,成为反共"防波堤",其具有政治目的性的东南亚"经济外交"呈现出明显的海洋战略取向,且影响至今。因地缘利益、东南亚战略,日本南海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自冷战开始后始终没变,即追随美国遏制中国政策,对南海诸岛归属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和立场,这为后来南海周边某些国家侵占南海岛礁留下所谓借口。此时日本还曾插足于南海诸岛,由于海峡两岸对南海权益的维护使其非法行为无法为继,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越来越依赖南海航道和加大南海石油资源的开发,这决定其"关心"南海问题就是势所必然了。  相似文献   
103.
菲律宾国内各政治集团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制定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国家本位意识和立场,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共识有:坚持菲律宾所占据的南海岛礁的“主权”;要求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来解决南海争端;坚持南海仲裁“裁决”,等等。而硬实力的不足、美国安全承诺的不确定、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克制与和平立场以及菲律宾民情等因素导致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共识。除了对策略手段运用的不同理解导致的分歧,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于菲美同盟及菲美双边军事协议存在着认同与强烈反对的不同声音,其深层原因来自于要求独立自主的反美民族主义与菲律宾国家安全需要之间的矛盾。菲律宾后续仍可能试图以南海“仲裁”结果对中国进行“软”抗争;菲美军事安全合作仍有强化的可能;中菲南海双边谈判以及共同开发协议有可能会随着菲律宾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动而受到影响,存在较大变数。  相似文献   
104.
Nalanda Roy 《亚洲事务》2017,48(2):257-270
This article looks at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and its impact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t analyses why the Southeast Asian states are highly sovereignty sensitive, and how such sensitivity has made non-intervention the bedrock of managing their foreign policies. China has long viewed the near seas as regions of geostrategic interest, and thus the SCS is not an exception. On the one hand it brings hope and prosperity, and on the other uncertainty and threat. At the end, the article argues whether China’s assertive position regarding other countries’ sovereignty claims in the Arctic might undermine its own position in contested areas like the SCS, and suggests that China will at least have to learn how to share and bear (term coined by the author) as a member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相似文献   
105.
海洋污染合作治理作为公共政策本质上是要解决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东亚海域污染情况复杂,合作治理难度大,尽管目前已有东亚海洋协作体、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计划等合作机制,但成效甚微。"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回应了多极化时代背景下全球海洋污染治理格局变化,聚合了海洋污染治理的全球共识,为解析和指导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问题提供了方法论。深描东亚海域污染各治理主体在合作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揭示其行动逻辑及作用机制,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阐释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博弈产生的动因,通过经典博弈模型描述中日、日韩、不同发展程度国家间及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博弈过程,能够解释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效果欠佳的症结所在,进而需要在"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全面优化各治理主体行动策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完善东亚海域污染合作治理机制提供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06.
越裔美国人对所在国美国、母国越南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更是在民族主义的作用下,对越美两国关系,尤其是日益突出的南海问题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为南海争端增添了复杂因素。本文对越裔美国人民族主义在南海问题中的兴起、影响及原因进行分析,认为越裔美国人的民族主义对南海局势的影响具有局限性,但我国政府需要防范越裔美国人中的反华势力与越南国内反华势力合流,激化南海局势,影响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环境。  相似文献   
107.
萨哈林岛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开发初具规模。萨哈林岛将成为庞大的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心。但大规模地开发海底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给海洋生态系造成危害极大。在石油和天然气开发的每个阶段和一切活动中都存在污染问题。萨哈林岛大陆架东北部水域的碳氢化合物含量远远高于可接受的含量。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国际法律程序包含了司法程序和仲裁程序。在上述程序中,国际司法程序中的法官和国际仲裁程序中的仲裁员的个人因素都或多或少会在法律活动中产生一定影响。国际司法程序的法官具有独立性,需宣誓只效忠法院或法庭,但其独立性是相对的,选举阶段的政治因素以及当选后法官的国籍、思想、观念都会影响他/她对案件的处理;国际仲裁程序的仲裁员的独立性较之国际法院和国际海洋法法庭等国际司法机构的法官更显不足,争端当事方指定的仲裁员往往代表其利益,维护其立场。在国际法律程序中,法官和仲裁员会在程序规则的制定、传唤证人或专家及视察涉案地点、收受证据、查明事实和法律、对判决结果发表个别意见和反对意见等诸多法律环节拥有一定权利并发挥一定作用。了解和掌握上述法律程序以及法官和仲裁员的个人作用,对于中国已卷入的菲律宾发起的强制仲裁案件以及未来的潜在案件会有所帮助。在中国暂未参与仲裁程序,而且放弃指派仲裁员的情况下,对仲裁员因素的研究有利于监督和避免不利于中国的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一旦中国在未来以某种形式参与到仲裁程序时,需在规则范围内去发挥和制造有利于中国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110.
论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南海问题的外部力量中,美国是最重要的第三方。冷战时期,美国对南海问题主要采取不介入和不表态的中立政策。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开始关注和介入南海问题,并逐步采取具有明显倾向的政治和军事干预政策。美国的介入和干预加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