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44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62篇
政治理论   34篇
综合类   3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东南亚的中国文化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文化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东南亚地区曾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消费的传统和群体。本文以2000年至今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输入东南亚的情况为基础,分析利用文化消费的形式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中国文化产品在强调传统文化特点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东南亚民众文化消费的取向,兼顾文化宣传和娱乐受众的目的,从而达到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2.
区域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和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进程,这一进程起步于经济领域,外溢于政治、防务和社会领域,但将终结于文化领域.重新审视、追溯东亚区域文化的源流,寻求东亚区域各国的文化共性,对于促进东亚区域的和平、繁荣,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日本茶道为例,探讨东亚和谐思想的共性.  相似文献   
23.
1978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尝试给出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化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相似文献   
24.
25.
This article approaches fiction writing from the northern Mexican fronti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order. It perceives the border between Mexico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a multispace that permeates fictional texts from the area. In clear contrast with most Chicano and Border Studies perspectives, the border is viewed here as a physical rather that metaphorical space whose dynamics formulates textual discourses and aesthetics. The fiction works of Luis Humberto Crosthwaite and Jesús Gardea are analysed from this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26.
书院是古代中国学者读书、教书、讲学、著书、刻书和藏书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积累、知识传播与学术研究的教育组织。莆田书院文化创立于南北朝时期,发展于唐,繁荣于宋,鼎盛于明,转化于清。莆田书院文化的创立与发展,不但为地方营造了一种从师习儒、读书仕进的良好氛围,而且为莆田文献名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莆田书院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但促进了莆田乃至福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而且使偏僻之地发展成为文化发达的海滨邹鲁。莆田书院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不但赢来了进士之乡的美誉,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莆田仕人群体,而且对闽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以及对台湾岛内的教育、科举和文化事业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7.
2014年是推动更加紧密型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一年.两国领导人的成功互访给两国贸易和投资合作带来新的机遇.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黑龙江省应抓住对俄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有利时机,巩固和发展对俄传统友谊,深入拓展对俄文化交流与合作渠道,以促进对俄经贸合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28.
现代化进程中古代吏治文化的借鉴分析,就是对中国古代吏治文化的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吏治文化内容博大而精深,其吏治思想、官吏的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监督等诸多方面,都有不少可资批判性借鉴之处。结合时代特征,立足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批判地继承古代吏治思想,掘取其合理内核,抹去其历史的尘垢,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干部人事制度以及加强干部廉政建设等,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9.
摘要:理论形态的发展与文化形态的发展具有时代同步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产生于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氛围,而当代的风险文化是构建马克思主义新形态的文化土壤,由此显现了以文化路径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可能性。风险文化是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风险文化学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形态,它以风险意识为核心概念,并以马克思主义风险文化思想为理论主体,同时以科学发展为实践归宿。  相似文献   
30.
在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统战文化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得到了特殊的独创性的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统战文化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充分认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并认真做好统战工作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