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119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81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28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在界定警察公共关系科学内涵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警察公共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警察公共关系的实践经验,探寻我国新型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32.
在以统一法制为目标的法律解释体制下,最高司法机关供给的司法解释资源无法满足地方司法机关的释法需求,构成了司法解释场域的“央地矛盾”.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地方司法机关开始自发转向“地方释法”,试图以发布地方释法文件的方式实现司法治理效果.中央虽对“地方释法”持禁止态度,但制定的相关规制规范却过于宽松,未能起到应有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
在推进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中,目前尚存在企业劳资双方认识不高、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缺乏有效工作载体、职工代表参与能力亟待提高、工作应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对此,天津市河西区总工会在领导力度、覆盖广度、质量深度上下功夫,明确职责,狠抓落实,积极贯彻主动、依法、科学相结合的维权观,在推动区域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上做出了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34.
伴随着国际社会主体结构进一步向多元发展,国际法领域反映出新的发展趋势:国际法的调整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国际制度性权力博弈向纵深拓展,国际法治逐步趋于加强,与国际政治的相互作用关系凸显,国际法进入加速量变阶段。在挑战与机遇共存中,应妥善应因国际法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5.
县域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带来传统府际关系的矛盾冲突,从经济关系、行政关系和治理关系这一三维分析框架剖析这一矛盾冲突,能有效解释地方府际关系变迁与发展的逻辑。金华—义乌府际关系的典型案例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合理的经济关系必须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它不仅仅是单向的辐射关系,而且更是双向的对流关系。(2)科学的行政关系必须回应权力运行的规则,它不是单一的行政管辖,而是双方的权力互动。(3)和谐的治理关系必须基于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是单边的各自为政,而是双边的利益共生。惟其如此,地方府际关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长效的制度安排,并为地方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永续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36.
如何正确认识和谐社会警民关系的内涵特征和构建和谐社会警民关系的作用意义,怎样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警民关系,是当前公安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一个重要课题。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扎实构建和谐社会警民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群众路线,树立良好执法形象。  相似文献   
37.
法律作为一个变量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较大的差异。而在法律分布数量较少或不均衡的地方,恰恰是民间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就决定了民间法与国家法既有相协调的一面,又有相矛盾的一面。因此,在法治建设中应当谨慎权衡,尽可能的消除规范适用中的冲突,从而实现法律的和谐。  相似文献   
38.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决定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和谐,同样,人与自然关系的对抗也决定着人与社会关系的对抗。人类只有通过改变其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将人与自然的这种对抗性关系转向和谐性关系,进而才能建立起一个美满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39.
新形势下的大学管理,应当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把握好性恶与性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管与不管、科学与艺术四对关系,从而营造和谐的管理体系和人文环境,最终促进大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黄力之 《思想战线》2006,32(1):84-92
由于资本主义的扩张不能完全依赖于军事征服,文化帝国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必然走向。文化帝国主义的基本结构是:器物上的文化帝国主义是基础,制度上的文化帝国主义是整个帝国主义的最终目标,观念上的文化帝国主义更具有操作的关键性。在当代,现代化的全球化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文化叙事结构之中,所有发展中国家应该不断深入研究现代化神话后面的东西,学会以全球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