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126篇
各国政治   185篇
工人农民   359篇
世界政治   10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31篇
法律   207篇
中国共产党   52篇
中国政治   170篇
政治理论   243篇
综合类   2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公众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充分重视和发挥公关礼仪的功能和作用是警察组织的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礼仪的功能、原则、意义和养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共关系是一门塑造形象的艺术,人民警察外在的行为、举止等表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的形象、地位、信任和支持程度构成了人民警察的形象。而公关礼仪正是塑造形象这一艺术的起点。  相似文献   
142.
Adolescents’ willingness to share information with parents is a central process through which parents gain knowledge of their adolescents’ lives. This paper addresses four question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ing adolescents’ decisions to voluntarily disclose areas of parent-adolescent disagreement: What are the contribution of parent-adolescent agreement and adolescents’ non-disclosure of disagreement to 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knowledge?; Which adolescents are most likely to disclose to parents in case of disagreement?; Under what conditions are adolescents more or less likely to disclose disagreement?; and What type of non-disclosure will different adolescents use and under what conditions? Self-report data from 120 adolescents (M age=15.8) revealed that failure to disclose disagreement, but not overall agreement, predicted perceived parental knowledge. Adolescents from authoritative homes and those less involved in disapproved leisure were more likely to disclose disagreement and less likely to lie. Within-person differences in disclosure were predicted by the presence of explicit rules and adolescents’ beliefs about required obedience.Dr. Darling is a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whose research focuses on social relationships during adolescence, with a special interest in contextual variation in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Dr. Darling atDr. Cumsille is a developmental methodologist whose research focuses on adolescent well-being.Dr. Caldwell'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experience of adolescent leisure, with a particular interest in adolescent boredom and well-being.Dr. Dowdy is a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specializing in adolescent soci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43.
惠耕田 《外交评论》2006,50(3):96-103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属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其理论基于人类解放的认知旨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中产生了不仅注重批判,更加注重建设的建构主义理论。应用沟通行动理论研究国际关系成为欧洲建构主义的特色,这种以理解具体行动意义为目的的阐释学方法不同于美国建构主义对行为的实证研究。沟通行动的应用研究解决了结构与行为体互构机制的难题,避免了建构主义经验研究中的结构偏向,使行为体的施动性重回研究视野,奠定了规范内化的微观基础,从而回归了建构主义的实践本体论。国际文化的制度化,国际制度的合法化以及国家的社会化都离不开国家间的沟通行动。另外,国际关系中公共领域和生活世界的存在也使得国家间沟通行动成为可能。但是,虽然沟通行动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应用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科学传统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但是对于国际体系中的突现现象,仍无法予以有力的解释,这也显示了沟通行动理论应用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4.
The current state of China-Japan relations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developments adjacent to each other: while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 have experienced an unprecedented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ince the 1980s, Chinese and Japanese public perceptions of each other have been deteriorating. This raises interesting questions. How do we explain this discrepancy and what are the sources of the increasing public animosity in China or Japan toward the other country? Can China and Japan maintain amicable relations and continu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spite of the enduring mistrust between their peoples? What is the role of public perception and memory of history in the foreign policies of East Asia?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questions, focusing especially on the last one —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collective historical memor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sentiment and government foreign policies. Through a detailed study of recent events and the issue of Japanese textbook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public perception of history can and should be guided toward more positive directions. Otherwise, it will b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maintain amicabl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especially when new nationalism is on the rise in both counties.  相似文献   
145.
卡特政府 1979- 1980年曾考虑向台湾出售一批先进武器 ,其决策过程与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同时进行 ,影响了美方在建交谈判中在这一问题上的立场。卡特政府的决策过程为此后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确立了模式 :售台武器是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而被使用的 ;其决策过程是一个官僚政治斗争过程 ,总统在这一过程中具有最大的和最终的发言权 ;国会具有很大的影响能力 ,但并不参与决策本身。  相似文献   
146.
147.
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改革我国的仲裁制度以便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众所周知、加入WTO后会对我国的外贸产生相当大的积极影响.但国际商事争议的发生同时也会随之频繁和复杂,这就对争议解决制度,特别是仲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国在并不完全适合自由贸易的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仲裁制度,必须加以改革,以便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48.
本文运用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方法 ,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父系家庭、母系家庭和母系父系并存家庭中夫妻的权利与地位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在父权家长制家庭中 ,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歧视表现在家庭生活的诸多方面。但部分父系家庭在特定条件下也有妻子当家长 ,拥有较多家政权 ,掌握经济权利 ,以及男女平等的现象。在母系家庭中普遍是妇女当家长 ,并在家庭中占有较高的地位。而在母系父系并存家庭中 ,则夫妻均可担任家长 ,家庭关系比较平等。文章最后分析了影响不同少数民族传统家庭中夫妻关系模式的多种因素 ,并对某些西方学者认为的单一经济因素作用论提出了批评  相似文献   
149.
中越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中越建交 5 0周年。这 5 0年来 ,中越关系既经历了“同志加兄弟”的亲密时期 ,也经历了相互敌视的低潮阶段 ,90年代以后 ,两国关系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本文在对这一阶段的历史做了简要回顾的同时 ,对中越关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 ,认为中越关系在历经曲折之后 ,正逐步走上理性、务实、稳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0.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青 《思想战线》2000,26(5):73-77
中国与东盟的经济贸易关系特别是贸易和投资关系,自1967年以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间出现过波动.但近年来随着金融危机的过去和双边政治关系的改善,经济贸易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的主要领域是商品贸易、服务贸易、相互投资、区域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应通过各种渠道协调相互关系,相互给予优惠贸易安排,加强区域合作,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保健等领域的合作,以促进双边的贸易和投资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