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18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1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31.
美国战略界认为,中国过去二十多年的军事现代化极大地侵蚀了美国在全球军事上的绝对主导地位,并导致美国对华常规威慑的可信度受到挑战。随着中国常规威慑能力上升,美国战略界鼓吹调整对华常规威慑的理念和战略,提出了“一体化威慑”概念,重视对中国施加拒止性威慑,使中国相信不会在军事行动中实现目标,以达到威慑中国的意图。在大国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美国试图从加强国防科技建设、提升拒止性威慑能力和巩固亚太盟友关系三个方面着手,强化对中国的威慑效用。中美常规威慑能力的此消彼长和常规威慑战略的攻守态势转换,深刻影响着两国战略竞争的形态,也对世界和地区的安全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中美常规威慑能力的变化,不仅推动美国统筹考虑核力量和常规力量,也推动着中国重新思考核力量和常规力量的关系,并迫使美国调整军控政策,对全球军控体系产生了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332.
缅甸独立后外交政策的演变与中缅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缅甸独立后,其政治发展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致使其外交政策发生了几次较为重大的变化。受此影响,中缅关系也出现了一些起伏,但总体上看,奉行积极友善的对华政策一直是历届缅甸政府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33.
《泰国最后一次入贡中国纪录书》是我们看到的泰方唯一的一份有关曼谷王朝遣使来华的泰文纪录。它记述的内容与中国清代官方记载基本相同,它从一个方面说明清代官方记载是真实可靠的,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334.
如何构建严密的治安打防控体系,改变治安工作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是目前各地公安机关都在着力研究和攻关的问题。为了避免在打防控体系建设中顾此失彼,影响打防控体系的构建和实际成效,各地公安机关在研究和构建治安打防控体系时,应正确处理好十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5.
中美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复杂且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两国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结构性对抗又有利益捆绑,同时易受第三方因素影响。理解两国互动所蕴涵的这种复杂性并把握其动态特征,对于应对未来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至关重要。21世纪以来,中国的快速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中美实力变化动摇了中美战略稳定的基础,美国的对华政策出现摇摆,双边关系在传统竞争领域之外还面临着新领域、新问题的竞争与摩擦,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增大。但这些挑战中也蕴涵了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巨大机遇。中美两国的主体性特征、时代条件和历史条件是双方走出"守成国家与新兴大国必有一战"历史逻辑的基础。未来中国对美国外交将在不断创新的同时保持一贯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中国安全战略的首要任务将是把握机遇,以自我发展为核心,沉着应对周边局势,积极扩大外交布局并承担国际责任。在创造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的基础上,加强中美合作,管控危机,促进中美共同利益,通过建立功能性伙伴关系走上共同演进之路。  相似文献   
336.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逐步趋于缓和,中、美、日三国围绕台湾问题的博弈也正在向着有利于台海地区稳定的方向转换,但是美日"以台制华"的战略思维定势不会轻易改变。本文基于复杂性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深入剖析历史上形成的美日台"同盟"关系以及当前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同时就如何在中美日关系三边架构中处理好台湾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37.
1987年之前,韩国政府直接扶植企业发展、压制工会。民主化运动爆发后,劳资矛盾出现井喷现象,形成了劳资对抗的传统。90年代韩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开始期待协商型劳资关系,但是政府缺乏经验和能力、企业和工会没有彻底完成意识转变。1997年金融危机以及全球竞争的压力为韩国建立协商型劳资关系提供了契机。在工会较为信任的"进步阵营"执政的情况下,在全社会都认识到了劳资对抗、僵硬的劳资关系的负面影响后,韩国政府倡导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劳资政协商机制。尽管韩国还未彻底走出劳资矛盾的泥潭,但劳资关系向协商转换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又有了发展。  相似文献   
338.
高程  王震 《东南亚研究》2020,(1):1-19,154
在美国的战略压力下,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经略周边也成为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中美战略竞争的阶段性与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的密切程度,影响着中国经略周边的模式和路径。在现阶段,中国经略周边的机制化路径能够统合中国有限的外交资源,借助机制激励、约束及塑造等功能提升中国经略周边的质量和成果,维持在周边部分国家已经取得的优势地位。本文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为案例,从中国经略周边的机制化视角分析其对提升中缅两国内在合作动力、维持中国在缅甸影响力优势地位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就中缅经济走廊机制化建设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39.
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键 《当代韩国》2014,(1):24-32
目前中韩关系处于两国建交以来的历史最好时期。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韩关系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如韩美同盟的存在以及中韩对朝鲜政策的差异等因素都影响和制约了中韩两国政治安全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此外,中韩两国间存在的经贸问题、韩国政党政治和媒体干扰、两国人文交往问题,以及潜在的历史及领土问题等都是将来中韩关系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障碍。鉴于此,中韩两国应该着眼长远,从地区和国际战略的高度为中韩关系赋予更新的战略内涵;同时,两国政府应该积极沟通,加强战略协调,可在区域合作的框架下进一步加强中韩关系,并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340.
韩洪锡  邓创 《东北亚论坛》2008,17(3):116-120
儒教文化对韩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在市场竞争被认为是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今天,儒教传统文化中的"仁"或"人和"理念在韩国企业经营中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LG集团作为韩国著名的家族式跨国企业,通过"人和"经营理念,不仅保持了经营层内部的团结,而且建立了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实现了企业经营者与劳动者双赢的局面。韩国LG集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企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