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0篇
  免费   73篇
各国政治   107篇
工人农民   42篇
世界政治   9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1篇
法律   278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320篇
政治理论   226篇
综合类   3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为从金融危机中尽快复苏经济普遍加强了投资促进工作,国际投资促进机构运行呈现新特征。通过深入研究新特征,密切关注其走势及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为进一步理顺我国投资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投资促进方式、推动扩大内需、提升投资服务质量、提高投资促进效益提供启示,深化我国投资促进工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32.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对能源安全概念进行“范式转换”,即能源安全不仅要包括能源供需矛盾、能源供需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风险,而且要与环境安全、水安全相结合,形成“广义的能源安全”概念。当前,一系列新因素正在使国际能源格局和能源范式发生重大变化:福岛核电站特大事故严重影响了全球公众对核安全的信心,今后世界各国发展核电会更加谨慎;可再生能源日益发展与普及;气候变暖正在改变能源资源与环境资源相加的自然资源“总格局”;非常规油气资源日益开发、天然气地位上升以及美洲能源供给新轴心崛起;“可燃冰革命”及海洋能源进一步开发。在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能源安全既面临风险,又面临机遇。今后日本能源安全战略的动向主要是:坚持发展核电,但会更加谨慎稳健;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实现能源来源多元化;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增大天然气的比重;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大力开发可燃冰等海洋能源资源。此外,当前日本政府错误的周边外交政策将成为日本能源安全最大的潜在风险,可望长期执政的自民党政权采取的鹰派民族主义政策,终将给日本惹祸,首当其冲的祸害对象就是日本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33.
IPI即从伊朗南帕尔斯气田通向巴基斯坦、印度的天然气管道,其谈判历程曲折复杂,其间不仅夹杂着伊、巴、印三方各自的利益诉求,而且还集中了大国间的利益纷争和矛盾,彼此的碰撞和博弈异常激烈。伊朗欲借此改善国内经济困境、稳定政局、打破美国的围堵。巴基斯坦欲借此缓解国内能源危机、改善巴伊关系、增加同印度谈判的筹码。印度也欲借此缓解国内能源短缺状况,加强与伊朗的能源合作,在能源争夺战中抢占先机。美国出于打压伊朗的目的,极力阻扰IPI的实施。  相似文献   
34.
Exchanges     
正Danish Queen Margrethe II Visits China President Xi Jinping held talks with Queen Margrethe II of Denmark in Beijing on April 24,2014.Sino-Danish relations have never been better,said Xi Jinping,on the occasion of the Danish Queen’s visit.China has become Denmark’s largest trade partner in Asia and  相似文献   
35.
王志芳 《东北亚论坛》2020,(1):100-112,128
中美之争是全球治理陷入当前困境的外在表现。全球化发展至今,军事等传统安全问题已经不是全球治理最大的困扰,如何在全球权力结构变化之下调整治理思路、模式以应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具有跨界特征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现有的全球治理具备了奥兰·扬所提出的国际制度变迁的内部矛盾、权力结构变化、外部压力等要素,已处于明显变革之中。与全球治理并行推进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议程"),以新型伙伴关系合作、多元化等核心理念获得了全球最大范围的支持,并由于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而承载着全球治理的责任。"2030议程"在理念普适性和目标务实性方面的优势,为全球治理以可持续治理为新内涵实现理念的转换和相关实践提供了机会。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主导力量不足以及公共产品匮乏的现状,将严重制约全球可持续治理的落实。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相关国家、地区的有效发展和治理。~①中国在主动提供治理公共产品的同时,不断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多方参与分享的创新理念提高相关国家的参与能力,为国际可持续治理培育和储备支持力量,并推动解决治理变革的关键制约因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得到全球认可和支持,全球可持续治理将不断从中获得现实和潜在的改革动力。因此中国可以更多的担当,从全球可持续治理的角度,通过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充实,将"一带一路"倡议定位于全球可持续治理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6.
本文聚焦于作家李准的早期创作(1954年到1955年7月合作化高潮前),追踪李准如何观察互助合作过程所引发的农民在价值观念、心理、意识、情感、家庭关系等方面的变化状态,深入分析他围绕互助合作的动员组织方式、个人与集体关系、集体形成路径、新的家庭关系与乡村日常生活状态等主题所展开的观察和把握的具体意涵。文章进而揭示,李准的体察突破了惯常的"阶级"视角,有助于我们突破相关历史表述及其逻辑重新认识那一段历史中经验的真实意涵,同时使我们得以在更为丰富的维度中思考20世纪50年代合作化进程中集体与个人、公与私、情与理等重要问题。文章还将思考李准当年这些观察和理解对我们今天认识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7.
我国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对公司法的修正案。修订后的《公司法》顺应了世界立法潮流,首次明确承认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地位,并对其设置进行了相应规范,从而使实际存在的一人公司受到了有效的法律规制,但其仍然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38.
李晓伟 《思想战线》2001,27(2):19-22
在美国的外交决策中,利益集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冷战后,利益集团更是公开走到了前台,通过游说等手段间接地影响着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为此,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必须把美国各利益集团因素考虑进去,大力开展第二渠道外交.  相似文献   
3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适应我国现有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相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40.
试析建设台湾海峡航运港口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建台湾海峡航运港口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建设台湾海峡航运港口体系的内容 ,包括两岸合作建设台湾海峡物流中心 ,港口群 ,港口信息网 ,多功能港口航运体系和航运管理体系 ,以及合作进行航运科研开发和人才培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